[发明专利]可拉伸器件及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114.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敏;邢汝博;翟峰;王涛;李旭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吴崇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器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器件及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可拉伸器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防粘层和可拉伸物;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凹槽;所述第二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防粘层,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所述可拉伸物设在所述凹槽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可拉伸物与凹槽的内壁或第二介质层的底面粘附,减少了对可拉伸物的摩擦,从而延长了可拉伸器件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了可拉伸器件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器件及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装置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装置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和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相比LCD装置,OLED显示具有自发光、可柔性等优点。
近年来,柔性显示(Flexible Display)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柔性显示屏发展计划层出不穷,涉及显示、可穿戴式等多个领域。柔性显示具备可拉伸性(stretchable),对衬底、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发光器件、电路布置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比如,对导线进行几何结构设计,如导线布线结构为S型、U型、波浪形及褶皱等,可用作可拉伸导线。
如图1所示,可拉伸导线在外力的作用下拉长,但是可拉伸导线经过多次拉伸之后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比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拉伸器件及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能够减少对可拉伸导线的摩擦,从而延长可拉伸导线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拉伸器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防粘层和可拉伸物;
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凹槽;
所述第二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通孔;
所述防粘层,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
所述可拉伸物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拉伸器件还包括:
可拉伸薄膜,压合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凹槽;
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通孔;
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形成防粘层;
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可拉伸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包括:
在所述凹槽内形成牺牲层;
在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牺牲层上形成图形化层;
在所述图形化层上开孔,暴露出部分的所述牺牲层;
去除所述牺牲层,将包括孔的所述图形化层作为所述第二介质层,将所述图形化层上开的孔作为所述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芳基酰胺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