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拉伸器件及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114.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敏;邢汝博;翟峰;王涛;李旭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吴崇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器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可拉伸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防粘层和可拉伸物;
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凹槽;
所述第二介质层设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通孔;
所述防粘层,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
所述可拉伸物设在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拉伸薄膜,压合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长度。
5.一种可拉伸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凹槽;
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通孔;
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形成防粘层;
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可拉伸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包括:
在所述凹槽内形成牺牲层;
在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牺牲层上形成图形化层;
在所述图形化层上开孔,暴露出部分的所述牺牲层;
去除所述牺牲层,将包括孔的所述图形化层作为所述第二介质层,将所述图形化层上开的孔作为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形成防粘层,包括:
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凹槽注入防粘溶液,以使所述防粘溶液对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实施浸泡,以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部分底面区域形成所述防粘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可拉伸物,包括:
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凹槽内喷墨打印导电墨水,所述导电墨水在所述凹槽内固化形成所述可拉伸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可拉伸物之后,还包括:
将可拉伸薄膜压合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1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芳基酰胺类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