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模具符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8418.8 | 申请日: | 201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廖阳;甘兴乐;王双明;杨春炎;刘禹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20 | 分类号: | B21D37/2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文信家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方法 | ||
1.一种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 CAE 软件对初始模具进行真实测量,抽取初始模具模型中的型面,模拟模具的接 触面,得到成型工序初始模具模型和后工序初始模具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成型工序 初始模具网格面和后工序初始模具网格面;
B、基于板材性能参数测算出工件成型后的弹性缩放系数,基于弹性缩放系数对成型工序 初始模具模型进行缩放,得到成型工序初步缩放模具模型,对成型工序初步缩放模具模型进 行 CAE 分析,计算得到应变速率值,基于应变速率值对初步缩放模具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成 型工序缩放模具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成型工序缩放模具网格面;
C、将后工序初始模具模型中的非工作区域进行删除,得到后工序删减模具模型,并对后工序删减模具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后工序删减模具网格面; D、对成型工序缩放模具网格面与后工序删减模具网格面进行模拟回弹,得到回弹网格面; E、使用 GOM 软件对回弹网格面与后工序初始模具网格面进行拟合,得到上述两个网格面的各个偏差点的偏差量及偏差方向,对各个偏差点的偏差量进行判断,若偏差点的偏差量的 绝对值大于偏差上限值,则将该偏差点作为待修正偏差点,各个待修正偏差点组成偏差区域;
F、对于后工序删减模具网格面中的各个待修正偏差点,使用 CATIA 软件进行调整,并逆 向建模得修正模具模型,完成符型操作;
所述的步骤 F 中,使用 CATIA 软件进行调整的过程如下:
a2、在 CATIA 中对后工序删减模具模型对应的各个待修正偏差点位置进行取点,得到各 个初始点;
b2、使用偏移功能对各个初始点按步骤 a2 中所得的各个初始点对应的偏差方向及偏差量 进行偏移,得到各个目标点;
c2、将步骤 E 中确定的偏差区域与非偏差区域的交线作为变形起始线;
d2、使用 CATIA 外形渐变功能分别选取各个初始点根据对应的目标点及变形起始线进行 变形,得到调整后的符型数模。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B 中,所述的弹性缩放系数由 CAE 软件根据理论弹性缩放系数结合板材性能参 数优化计算得到;
其中,理论弹性缩放系数为:F0S=σb/Emod,σb为材料屈服极限,Emod为材料杨氏模量;
其中优化计算的步骤如下:
a1、按理论弹性缩放系数:5/10000 对模型缩放,进行 CAE 分析;
b1、在 CAE 软件中通过截面功能观察工件侧壁面与后工序模具模型的贴合情况,调整缩 放量使得工件侧壁面与后工序模具模型基本贴合,且应变速率小于 0.5。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C 中,后工序对应的后工序初始模具模型的部位为工作区域,后工序初始模具 模型中除工作区域之外的部分为非工作区域。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D 中,模拟回弹的步骤如下:冲压工件在后工序删减模具模型的型面或者定位销作用下进行定位,结合重力、内应力释放以及与后工序删减模具网格面之间的接触,计 算得到回弹网格面。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成型工序初始模具模型是指拉延工序的模具型腔。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后工序初始模具模型是指修边工序的模具型腔。
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压模具符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格面为三角形网格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4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控制炉门的热成型设备
- 下一篇:一种调节汽车锁销高度的装配铆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