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咪唑溴盐的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7253.2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3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房换;费旭;田晶;徐龙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C08F261/04;C08F220/56;C08F251/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银姬;李馨 |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唑 抗菌 凝胶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咪唑溴盐的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抗菌成分和丙烯酰胺与引发剂复合形成线型聚合物,然后将其均匀分散到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凝胶载体体系中,并通过适当的温度加热以及反复的冷冻‑解冻过程制备得到含有咪唑溴盐的抗菌水凝胶敷料,具有独特的含水量大的三维网状结构,可以使抗菌有效成分通过化学键与基体大分子紧密结合到一起,不会因为成分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该水凝胶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环境友好性,在生物敷料以及医用敷料领域将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伤口感染的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及材料技术的发展,对医用敷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保湿性和抗菌性的功能医用敷料作为一种临时皮肤替代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皮肤组织受到创伤时,如烧伤、擦伤、溃烂等,表层细胞抵抗能力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菌容易在伤口上繁殖,引起创伤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伤口一旦被细菌感染,就不容易愈合。目前使用的敷料以纱布为主,吸水或伤口渗出液能力较差,不得不频繁清理,清理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造成二次损伤,令病人感到不适。
与传统的纺织医用敷料相比,生物敷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大面积创伤治疗中发挥出独特的功效,成为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热点。理想的敷料应能创造理想的促进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能够吸收多余的渗出液,允许气体交换,并易于除去而不损伤伤口。它也应该具有抗菌功能,且对人体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水凝胶是一种含有大量水分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溶胀体,由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交联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成膜性、组织相容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水凝胶含水量高,可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溶胀性能好,当伤口体液渗出时,能吸收渗出液,给伤口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但传统的水凝胶性能比较单一,一般不具有抗菌功能和其他促进组织生长的功能,故需要将水凝胶功能化,赋予其更多有利于创面愈合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采用原位复合法,将咪唑溴盐和与水凝胶单体化合物进行复合,形成含有大量水分的三维交联网状水凝胶,制备得到具有抗菌效果的水凝胶敷料,用在这种方法制备水凝胶属于物理交联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敷料,抗菌成分通过氢键与水凝胶的基体大分子结合,所述水凝胶由含羟基亲水性聚合物单体在丙烯酰胺和引发剂的存在下共混制得,所述抗菌成分为咪唑溴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咪唑溴盐为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1-烯丙基-3-乙基咪唑溴盐、1-乙烯基-3-己基咪唑溴盐、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含羟基亲水性聚合物为聚乙烯醇、壳聚糖、海藻酸钠,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50±5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菌水凝胶敷料为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大小为2.5μm~1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含水量为70%~9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医用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亲水性聚合物溶于水性溶液,得凝胶单体溶液;
(2)将抗菌成分,丙烯酰胺和引发剂加入到水性溶液中,通入氮气5~30min除溶液中氧气,防止反应液中化学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得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