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膜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4008.6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3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崔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1/00 | 分类号: | B65H41/00;B65H35/10;B65H3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膜 自动化 生产线 | ||
1.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小孔模切装置(2)、第一排废装置(3)、内框模切装置(4)、第二排废装置(5)和离型膜模切装置(6),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小孔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一排废装置位于所述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内框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二排废装置位于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游;
所述上料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11)、贴边带放料辊(12)、第一压带机构(13)、第二压带机构(14)和第三压带机构(15);
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17),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18);
所述第一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四压带机构(31)、第五压带机构(32)和第六压带机构(33),所述第四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排废料机构(34),所述第五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胶机构(35),所述第六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二离型膜放料辊(36),所述第五压带机构和所述第六压带机构之间设有收卷识别膜的识别带收料辊(37);
所述第二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七压带机构(51)、第八压带机构(52)和第九压带机构(53),所述第七压带机构与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收卷外框(7)的外框收料辊(54)和用于收卷外框胶的外框胶收料辊(55),所述第八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除内框(8)的内框排除机构(56),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三离型膜放料辊(57);
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111),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121),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
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所述第四压带机构、所述第五压带机构、所述第六压带机构、所述第七压带机构、所述第八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151)和下压辊(152),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
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171)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1731)的第一离型膜收料辊(172),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173),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第一离型膜收料辊连接;
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所述识别膜(181),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
所述排废料机构包括第一排废放料辊(341)和第一排废收料辊(342),所述第一排废放料辊套有第一排废胶带(3411),所述第一排废胶带穿过所述第四压带机构与所述第一排废收料辊连接以将小孔模切装置裁切的孔型废料去除;
所述去胶机构包括去胶放料辊(351)和去胶收料辊(352),所述去胶放料辊套有去胶胶带(3511),所述去胶胶带穿过所述第五压带机构与所述去胶收料辊连接以将孔型废料(9)处底材膜上的胶去除;
所述第二离型膜放料辊套有第二离型膜(361),所述第二离型膜穿过所述第六压带机构贴于所述基材膜;
所述内框排除机构包括第二排废放料辊(561)和第二排废收料辊(562),所述第二排废放料辊套有第二排废胶带(5611),所述第二排废胶带穿过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与所述第二排废收料辊连接;
所述第三离型膜放料辊套有第三离型膜(571),所述第三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九压带机构贴于所述基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保护膜收料辊(19),所述底材膜的保护膜(1111)穿过贴边带放料辊与保护膜收料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模切装置、所述内框模切装置和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皆包括上安装座(21)和下安装座(22),所述下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23),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两块用于定位胶膜的卡块(231),所述上安装座的下表面安装有上模具(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小孔模具刀(2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40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