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9807.4 | 申请日: | 201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张群;许飞;班琳;黄海;闵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状银粉 背钝化电池 背面银浆 添加剂 老化 有机载体 转换效率 玻璃粉 钝化层 可焊性 耐焊性 胶带 掉粉 浆料 水煮 撕拉 焊接 腐蚀 | ||
1.一种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一号球状银粉30-40%、二号球状银粉20-25%、三号球状银粉3-7%、有机载体25-40%、玻璃粉0.5-1.2%、1号添加剂 0.1-2%、2号添加剂0.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球状银粉的D10为0.5-0.9μm,D50为0.7-1.2μm,D90为0.9-2.3μm,比表面积为1-3m2/g,烧损值为0.3-0.7%,振实密度为2.0-3.0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球状银粉的D10为0.5-0.6μm,D50为0.6-0.8μm,D90为0.8-1.4μm,比表面积为2.8-3.5m2/g,烧损值小于或等于0.6%,振实密度为2.8-3.4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球状银粉的D10为0.1-0.2μm,D50为0.2-0.3μm,D90为1.2-1.5μm,比表面积为6.5-7.3m2/g,烧损值小于或等于1.8%,振实密度为2.5-3.5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丁基卡必醇27%、异丙醇19%、丁基卡必醇醋酸酯 25%、柠檬酸三丁酯12%、醋丁酸纤维素5%、乙基纤维素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的D10为0.5-0.6μm,D50为1.5-2.1μm,D90为4.5-5.9μm,比表面积为3-5m2/g,软化点温度为520-6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添加剂包括LD-109、油酸、BYK-108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添加剂包括Si粉、Cu粉、Zn粉、Bi粉、Ni粉、Al2O3粉、Ga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添加剂的D10为3.2-3.8μm,D50为5.2-5.8μm,D90为7.9-9.2μm,D100≤25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钝化电池用热老化背面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比例配好原料;
2)将配好的原料加入双行星真空搅拌机;
3)打开抽真空,控制真空度为0.1±0.01MPa,控制搅拌转速为35-50r/min,控制搅拌时间为30-50min,得到混合物;
4)将混合物送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至粒径≤15μm,粘度23-50Pa.s,最终得到银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98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