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加氢脱硫精制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加氢脱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9794.0 | 申请日: | 201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东;王义成;冷东斌;段宏毅;管秀明;郑英杰;彭慧敏;吴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35/08;B01J35/10;C10G45/06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9***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加氢脱硫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精制催化剂 加氢脱硫 制备 氨水 焙烧 浸渍 催化剂结焦 催化蒸馏塔 硝酸镍溶液 硝酸钴溶液 油柱成型法 高度分散 活性组份 技术优点 使用寿命 脱硫反应 混合液 活性高 再干燥 置入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油加氢脱硫精制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加氢脱硫方法。其中的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由AlCl3溶液加入质量浓度为10‑25%的氨水反应,再经油柱成型法获得;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是将所述催化剂载体置入硝酸镍溶液和硝酸钴溶液的混合液浸渍,再干燥、焙烧、自然冷却制得;应用所述的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汽油加氢脱硫方法于催化蒸馏塔内完成。本技术方案具有催化剂载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活性组份高度分散、活性高、克服了脱硫反应催化剂结焦的发生的技术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石油炼制中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于汽油加氢炼制的应用。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来自于燃油发动机。汽油高温爆燃作功时,其中的硫份生成硫氧化物,它不仅严重污染大气,还会额外增加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世界各国对车用汽油的硫含量管制越来越严,其中,我国对汽油中硫质量分数要求必须降低到10μg/g,因此,降低车用汽油中硫含量是当前面临的一大科研课题。目前我国汽油产品中 90% 以上的硫化物来自 FCC 汽油,所以深入开展 FCC 汽油脱硫技术已成为改善车用汽油品质的关键。
一份专利技术CN108452846A公开了一种汽油加氢精制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杂多酸为活性组分,以Al2O3-TS-1-石墨烯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混捏法制备而成,即经混捏、挤条、干燥、焙烧后制成,该催化剂的反应条件是:260℃温度下,氢分压这2.0Mpa、氢油体积比500:1、体积空速为2.0h-1,其脱硫率可以达到96.7%以上。但是,该催化剂的杂多酸和石墨烯成本均较高,因此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另外,采用混捏法制备催化剂,导致催化剂强度较差,长期使用容易粉化,活性组份随之流失,周期运行缩短,也影响汽油质量。
另一份专利技术CN100998952A公开了一种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该催化剂金属含量高,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脱硫、脱氮反应,结焦速度慢,再生周期长,但此催化剂采用二次浸渍方法制备,制备过程繁琐,还存在低温脱硫、脱氮效果不佳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加氢脱硫精制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加氢脱硫方法,本催化剂采用改进的催化剂载体,载体的强度高、活性组份高度分散,活性明显提高,易于模块化封闭、适于催化蒸馏脱硫处理、催化剂使用周期长、并能有效避免反应中催化剂结焦现象的发生。
本专利申请提供的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由油柱成型法获得载体:取10-20重量份的AlCl3溶解至200-300份的水中,得澄清AlCl3溶液,升温至40℃-60℃,搅拌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25%的氨水,直至玻璃棒沾取胶体测定PH为8-9,再升温至70-80℃,持续搅拌反应0.5-2小时,其后抽滤、洗涤,得滤饼,将滤饼置入浓度为12mol/L、为滤饼重量2-5%的浓硝酸中,搅拌至流动性较好状态后滴入油柱,老化0.5-2小时,取出凝胶球状物,室温风干24-48小时,再110℃烘干2-4小时、550℃焙烧4-8小时,获得催化剂载体;所述的油柱为下部300-500体积份的10-20%质量浓度的氨水、上部50-100体积份的变压器油、以300-500ml所述氨水与50-100ml的变压器油在1000ml量瓶的高度之比,确定油柱。
本专利申请还提供了应用所述的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制备的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本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将所述催化剂载体置入活性金属组份溶液中浸渍,所述的活性金属组份溶液为pH值调整至1-3的硝酸镍溶液和硝酸钴溶液的混合液,按重量百分比计,浸渍后的载体镍含量为3.0~25.0%、钴含量为5.0~25.0%,余量为氧化铝,将其110℃干燥2-4小时、550℃焙烧4-8小时后,自然冷却,制备得到催化剂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未经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9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