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野外扩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9366.8 | 申请日: | 201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严雨洁;夏栋;余飞;刘文景;许文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8/10 | 分类号: | A01G18/10;A01G18/20;A01G22/20;A01G24/10;A01C1/06;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 扩繁 丛枝菌根真菌 接种 菌剂 消毒 野外 宿主 种子包衣技术 丛枝菌根菌 可湿性粉剂 丛枝菌根 有机结合 种子接触 太阳光 暴晒 干透 丸衣 喷洒 施用 铺平 养护 土壤 暴露 节约 收获 应用 | ||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野外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质土壤过筛后平铺于硬质地面,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将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喷洒于基质土壤,边喷洒边翻拌;
2)将暴晒后完全干透的基质土壤在通风透气环境下放置一周左右后,将其铺于试验田;
3)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利用丛枝菌根菌剂制丸衣剂,对扩繁宿主种子进行接种处理;
4)将经步骤3)接种处理后种子均匀播撒在基质土壤上,并覆土进行养护;
5)养护3-4个月后,收获的基质土壤及扩繁宿主植物根系即为野外扩繁所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基质土壤为河沙:田间土按照质量比为1:1-1.5混合的沙壤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所述扩繁宿主种子为:玉米或高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丛枝菌根菌剂的菌种为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所述接种处理的方法为丸衣化接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丸衣化接种的丸衣剂成分包括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有机矿质材料、黏结剂、保水剂、农用稀土、分散剂、耦合剂和微量元素,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裸种与丸衣剂的重量比为1:4-6。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丸衣剂成分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有机矿质材料100份,黏结剂10-30份,保水剂10-30份,农用稀土0-15份,分散剂1-10份,耦合剂1-10份,微量元素10-20份,丛枝菌根真菌菌剂50份。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矿质材料为凹凸棒、高岭土或膨润土或其组合;
所述黏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丙烯酸钠;
所述保水剂为丙烯酰胺保水剂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保水剂中或其组合;
所述耦合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所述微量元素液成分为碘化钾0.8-0.9mg·L-1、硼酸6-6.5mg·L-1、硫酸锰22-22.5mg·L-1、硫酸锌8.3-8.8mg·L-1、钼酸钠0.2-0.3mg·L-1、硫酸铜0.02-0.03mg·L-1、氯化钴0.02-0.035mg·L-1。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养护的方式遵循人为控水,保证干湿交替,辅助喷施霍格兰茨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93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