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橘皮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9081.4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木易;谷瑞增;鲁军;陆路;凌空;周明;崔欣悦;潘兴昌;董哲;马勇;徐亚光;马永庆;陈亮;魏颖;张海欣;刘艳;曹珂璐;王憬;李国明;王雨辰;王雨晴;毕园;秦修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38;C12N1/20;C12R1/24;C12R1/225;C12R1/245;C12R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会景;刘芳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橘皮 发酵制品 制备 培养基 发酵液 种子液 副干酪乳杆菌 无机盐 干酪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资源化利用 打浆 短乳杆菌 固液分离 促进剂 扩培液 抑制剂 重量份 氮源 复水 均质 扩培 清液 杀菌 发酵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橘皮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橘皮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橘皮复水打浆,得到橘皮浆;向所述橘皮浆中接入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对所述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取清液并进行均质和杀菌,得到所述橘皮发酵制品;其中,所述种子液是在培养基上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扩培,并将相应得到的扩培液进行混合得到;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氮源、碳源、无机盐、促进剂和抑制剂,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充分保留橘皮中的功效成分,实现了橘皮的资源化利用,避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橘皮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取橘皮中功效成分的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橘皮是芸香科柑橘属柑类和橘类水果的成熟果皮。我国是世界柑橘生产大国,国内的柑橘种植主要集中在浙江、四川、湖南和广东等省份。柑橘类水果除供鲜食外,还可用以制成罐头、果汁、果酱、果酒和蜜饯等,从而产生大量的橘皮。
研究表明,橘皮中富含果胶、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尤其是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动脉硬化、抗癌、抑菌、降血脂等功效,因此是大有开发利用前途的药用、食用和饲用资源。但是目前对橘皮的利用,多是沿用传统做法,将橘皮经过清洗晾晒等工艺,多年后可制得陈皮入药。近年来,也有相关报道记载了通过发酵工艺以提取橘皮中的功效成分。
但是采用传统的发酵工艺,会使橘皮中的功效成分大量损耗,尤其是川陈皮苷、桔红素、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异鼠李素等功效成分不能被充分保留,被菌种利用后转化为有机酸或其它发酵产物。因此,仍旧期待一种新的发酵工艺,使橘皮中的功效成分得以有效保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橘皮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能够充分保留橘皮中的功效成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橘皮发酵制品,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能够使橘皮中的功效成分得以充分保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橘皮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橘皮复水打浆,得到橘皮浆;
向橘皮浆中接入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对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取清液并进行均质和杀菌,得到橘皮发酵制品;
其中,上述种子液是在培养基上分别接入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扩培,并将相应得到的扩培液进行混合得到;
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氮源1.2~3.0份、碳源2~4份、无机盐0.41~1.33份、促进剂和抑制剂0.05~0.2份,水91.4~96.5份。
本发明采用特定培养基培养的特定菌种所获得的种子液对橘皮进行发酵,能够充分释放橘皮中的功效成分,并定向利用橘皮中的碳源和氮源,极大程度确保橘皮中黄酮类物质不被消耗,甚至还能够使部分黄酮类物质含量较发酵前所有提高,使所得橘皮发酵制品在功效上可接近传统陈皮的程度。
具体的,作为原料的橘皮可以是目前市场上常见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比如江西蜜柑、芦柑、砂糖橘、冰糖橙、新会柑等,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别限定。可以理解,为保证发酵效果,所用的橘皮应为新鲜、洁净的橘皮。
在本发明一些示例中,复水打浆时,橘皮与水之间的质量比可控制在1:(3~5),采用常规复水打浆手段即可,获得橘皮浆。
进一步的,还可以首先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橘皮浆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然后向酶解液中接入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通过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坏细胞壁,从而利于功效成分的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9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草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百合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