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7423.9 | 申请日: | 201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电池管理系统 阈值存储模块 接触器控制 控制器 累加 使用形式检测 计数器 热失控 电池 安全故障 高压回路 工作参数 模块检测 比较器 电池包 阈值时 粘连 检测 触发 比对 并发 存储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使用形式检测模块,以对电池的使用形式进行检测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阈值存储模块,所述阈值存储模块内存储有所述电池不同使用形式下对应的接触器计数次数阈值;计数器,用于对所述使用形式检测模块检测的工作参数下的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次数进行计数累加;比较器,以对使用形式下、所述计数器中的计数累加值,和安全次数阈值存储模块中的总次数阈值进行比对,并在计数累加值接近总次数阈值时,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接触器进行终止使用的控制。采用本系统,可以避免检测到触发热失控的安全故障时由于接触器粘连导致高压回路无法打开引发电池包热失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电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系统;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而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成为关注的焦点。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的核心部件,其必须能够满足整车的安全需求和相关国际国家标准要求。
电池包的最大危害就是起火爆炸,为了满足ISO26262的要求,电池管理系统会被分配避免电池包热失控的安全目标,其安全状态就是通过接触器断开高压路径。目前普遍采用主正接触器和主负接触器作冗余设计来断开高压回路,因此,接触器带在大负载切断的时候存在粘连的失效模式,会导致过压、过流、过温等安全相关的故障触发后,电池管理系统无法通过打开接触器来断开高压回路,进而引发电池包热失控。现有的技术中,多采用增加额外的断开高压路径的方式,在接触器粘连的时候通过该方法断开高压路径,但此方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系统,以简单的方式,降低接触器粘连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接触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控制器;
使用形式检测模块,所述使用形式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以对电池的使用形式进行检测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阈值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阈值存储模块内存储有所述电池不同使用形式下对应的接触器计数次数阈值;
计数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对所述使用形式检测模块检测的工作参数下的所述接触器的使用次数进行计数累加;
比较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以对使用形式下、所述计数器中的计数累加值,和安全次数阈值存储模块中的总次数阈值进行比对,并在计数累加值接近总次数阈值时,由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接触器进行终止使用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使用形式包括充/放电形式下的多个电流值。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
性能参数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对所述电池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性能参数阈值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性能参数阈值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性能参数阈值,以在所述性能参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电池的性能参数大于性能参数阈值时,由所述控制器与车辆控制器通信以控制减少负载数量。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
时间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时间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操作时间,以限定所述控制器与车辆控制器通信以降低负载数量的控制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性能参数包括电池温度值、压力值、电流值中的至少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7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