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装配式生态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05732.2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钱中三;张清照;杨奕;乔树章;罗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夏波纹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配式 生态 蓄水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新型装配式生态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场地平整及基坑开挖:清理水坝坝基区域的地表面杂物、树木根茎及突起物;按照设计图纸,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挖槽的方式,在水坝坝基区域开挖第一矩形浅基坑,并在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长度方向两侧对称开挖第二矩形浅基坑和第三矩形浅基坑,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和所述矩形浅基坑均与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连通;
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长度为a1、宽度为b1、深度为c1,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长度为a2、宽度为b2、深度为c2,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长度为a3、宽度为b3、深度为c3;
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长度a1大于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长度a2及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长度a3,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长度a2大于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长度a3,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宽度b2大于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宽度b3,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宽度b1小于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宽度b3,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深度c1、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深度c2及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深度c3相等;
S2、基坑施工:清理步骤S1所得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及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清理结束后,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底部、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底部及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底部均从下而上依次铺设厚度为c4的三合土、厚度为c5的素混凝土,每层均匀压实,所述三合土厚度c4加上所述素混凝土厚度c5小于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深度c1、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深度c2及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深度c3,所述素混凝土厚度c5大于所述三合土厚度c4;
S3、波纹钢坝体拼装:
所述波纹钢坝体包括圆弧段坝体,所述圆弧段坝体开口端两侧对称设有直板段坝体,所述直板段坝体依次通过第一槽钢、第一角钢与所述圆弧段坝体固定连接;
所述直板段坝体由复数个波纹钢直板顺序连接组成,所述复数个波纹钢直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圆弧段坝体由复数个半径相等的波纹钢弧形板顺序连接组成,所述复数个波纹钢弧形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均配置有弹簧垫片;
S4、波纹钢坝体固定:将步骤S3拼装完成的波纹钢坝体固定于经步骤S2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与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内;所述波纹钢坝体固定完成后再在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和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内再浇筑厚度为c6的素混凝土;
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内素混凝土浇筑时还预埋有固定直板段坝体的下部角钢,所述下部角钢垂直端预埋于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内素混凝土内,所述第一矩形浅基坑内素混凝土上表面设置有上部角钢,所述上部角钢水平端通过配置有弹簧垫片的第三螺栓与所述下部角钢水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角钢垂直端通过配置有弹簧垫片的第四螺栓与所述直板段坝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内素混凝土浇筑时还预埋有固定圆弧段坝体的下部角钢块,所述下部角钢块垂直端预埋于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内素混凝土内,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内素混凝土上表面设置有上部角钢块,所述上部角钢块水平端通过配置有弹簧垫片的第五螺栓与所述下部角钢块水平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角钢块垂直端通过配置有弹簧垫片的第六螺栓与所述圆弧段坝体固定连接;
S5、所述波纹钢坝体固定完成后坝体两侧采用混凝土浇筑,且与岸坡连接,围绕形成所述生态蓄水系统的蓄水池;
S6、波纹钢坝体再加固:(1)所述波纹钢坝体直板段坝体朝向所述第二矩形浅基坑一侧设置有锚索,所述锚索一端与所述直板段坝体连接,所述直板段坝体与所述锚索连接处两侧安装有第二槽钢,所述第二槽钢通过配置有弹簧垫片的第七螺栓与直板段坝体连接,所述锚索另一端与波纹钢板片连接,所述波纹钢板片直立插入地面;
(2)所述波纹钢坝体背离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复数根高强度工字钢,所述工字钢靠近所述波纹钢坝体一侧的侧壁与所述波纹钢坝体贴合但不连接;
(3)所述波纹钢坝体迎水面及两侧岸坡先铺设5~6米土工布,并在土工布上堆石形成碎石坡体,所述碎石坡体高度与坝体平齐;
S7、在所述第三矩形浅基坑的基础上砌筑储水池;
所述素混凝土厚度c5与所述素混凝土厚度c6之和大于0.5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生态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锚索为直径20mm的钢铰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生态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波纹钢板片为500mm×600mm波纹钢板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夏波纹钢研究院,未经上海华夏波纹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7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