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5125.6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鲍灵杰;侯玉闯;朱圣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S1/02;B60S1/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尘 倒车镜 | ||
本发明属于倒车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包括第一进风口、镜片固定板、镜片加热板、缓冲垫、第二进风口、边框、防尘保护柔性钢板固定轴、防尘保护柔性钢板卡槽、防尘保护柔性钢板、镜片、镜片保护垫、加热正电极、加热负电极、卷扬驱动电机、托辊、轴承、防尘保护固定柱、盖板和铰链;卷扬驱动电机控制防尘保护柔性钢板沿着滑槽运动在汽车不使用的时候在镜片外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防止灰尘对镜片进行污染;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将风力传输至镜片的上下方对镜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洗;在温度降低时,车内外温度差会导致倒车镜出现雾气,使用镜片加热板对倒车镜镜片进行加热,可以避免此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倒车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
背景技术
倒车镜是机动车辆车身重要的安全件之一,用于汽车在倒车过程中观察后方路况以及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观察车周身情况,现在国内的车用倒车镜反射膜一般用银和铝为材料,也有部分用铬为材料,目前在国外车用倒车镜,铬镜已经取代了银镜和铝镜。
倒车镜是机动车辆车身重要的安全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导致镜面经常会出现雾气,严重影响倒车镜的正常使用;同时汽车停放或者在行驶的过程中镜面上会积累很多的灰尘。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卷扬驱动电机控制防尘保护柔性钢板沿着滑槽运动可以在汽车不使用的时候在镜片外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防止灰尘对镜片进行污染;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将风力传输至镜片的上下方对镜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洗。
(2)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在温度降低时,由于汽车内外温度差异容易导致汽车倒车镜出现雾气,使用镜片加热板对倒车镜镜片进行加热,有效的去除镜片表面的雾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卷扬驱动电机控制防尘保护柔性钢板沿着滑槽运动可以在汽车不使用的时候在镜片外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防止灰尘对镜片进行污染;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将风力传输至镜片的上下方对镜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洗,在温度降低时,由于汽车内外温度差异容易导致汽车倒车镜出现雾气,使用镜片加热板对倒车镜镜片进行加热,有效的去除镜片表面的雾气。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用防尘除雾倒车镜,包括镜片、盖板和卷扬驱动电机,所述镜片的两侧固定连接镜片保护垫的一侧,所述镜片保护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镜片固定板,所述接镜片固定板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镜片镜面背侧固定连接镜片加热板的一侧,所述镜片加热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缓冲垫,所述镜片加热板和缓冲垫的两侧固定连接在镜片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卷扬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防尘保护固定柱内部,所述卷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防尘保护固定柱内部,所述卷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托辊的一端端头固定连接,所述托辊的另一端端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防尘保护固定柱内部,所述托辊与防尘保护柔性钢板滚动连接,所述防尘保护柔性钢板与防尘保护柔性钢板固定轴开槽形成的防尘保护柔性钢板卡槽滑动连接,所述防尘保护柔性钢板固定轴侧面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尘保护柔性钢板固定轴两端与防尘保护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防尘保护固定柱与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铰链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转动连接;所述镜片加热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加热正电极和加热负电极,所述加热正电极、卷扬驱动电机和加热负电极通过导线与汽车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边框的宽度和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外壁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尘保护固定柱剖面为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镜片固定板为L型结构,其转角处倒圆角,镜片固定板的厚度和镜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