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纺丝装置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100224.6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大土井正昭;川田敦之;横山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1D5/092 | 分类号: | D01D5/0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郭玫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纺丝 装置 无纺布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熔融纺丝装置,具备:
纺出部,其具备纺出长丝的多个纺丝喷嘴;
冷却部,其将从所述纺丝喷嘴纺出的长丝进行冷却;以及
冷却风供给部,其面向所述冷却部,隔着透气性隔壁将冷却风供给至所述冷却部,
所述冷却风供给部具备隔着隔壁在铅直方向上分割成2段的铅直上侧的第1冷却风供给部和铅直下侧的第2冷却风供给部,在所述隔壁的面向所述透气性隔壁的端部与所述透气性隔壁中面向所述隔壁一侧的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即距离A为5mm以上55m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从所述纺出部的设置有纺丝喷嘴的喷嘴面至所述隔壁为止的距离即距离B相对于所述距离A之比,即距离B/距离A为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所述第2冷却风供给部的高度h2相对于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高度h1之比为0.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所述透气性隔壁的厚度为1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所述透气性隔壁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距离A之比,即透气性隔壁的厚度/距离A为0.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所述透气性隔壁具有蜂窝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所述冷却风供给部在与所述透气性隔壁相比靠近冷却风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具备整流板,所述整流板对供给至所述冷却部的冷却风进行整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具备:
第1控制部,其将供给至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温度控制为10℃~40℃,以及将供给至所述第2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温度控制为比供给至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温度高10℃以上,且为30℃~7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具备:
第2控制部,其将供给至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平均风速V1相对于供给至所述第2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平均风速V2之比,即V1/V2控制为超过0且为0.7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其进一步具备将利用所述冷却部冷却后的长丝进行拉伸的拉伸部,
从所述纺出部的设置有纺丝喷嘴的喷嘴面至所述隔壁为止的距离、即距离B相对于从所述纺出部的设置有纺丝喷嘴的喷嘴面至所述拉伸部的入口为止的距离即距离C之比,即距离B/距离C为0.2~0.8。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其进一步具备将冷却和拉伸后的长丝进行捕集而形成无纺织网的捕集部,用于纺粘无纺布的制造。
12.一种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纺丝装置,由从所述多个纺丝喷嘴纺出的长丝制造无纺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供给至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温度为10℃~40℃,供给至所述第2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温度比供给至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温度高10℃以上,且为30℃~7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供给至所述第1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平均风速V1相对于供给至所述第2冷却风供给部的冷却风的平均风速V2之比,即V1/V2超过0且为0.7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所述长丝包含丙烯系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1002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