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用于后窗的上止挡件的后扰流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86825.6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帕斯卡·德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耐塑料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02 | 分类号: | B62D65/02;B62D65/06;B62D35/00;B60J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鼎理利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18 | 代理人: | 赵晶;陶梅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用于 后窗 上止挡件 后扰流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30),其包括具有凹陷形状(35)的下部(33),所述下部(33)包括上止挡件(34),该上止挡(34)被布置在窗户玻璃(38)的胶合轨道(36)的上方,所述上止挡件(34)被设置为当将窗户玻璃抵靠在该上止挡件(34)上时、确保所述粘合轨道(36)和位于窗户玻璃上的胶条(40)之间的间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后扰流板的尾门以及一种组装窗户和尾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尾门的塑料后扰流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扰流板(英文“spoiler”或后翼板)是这样的车身部件,其旨在提高布置该部件的车辆后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扰流板还用于车辆的美观方面。它们通常位于尾门的上部、并固定在后车窗上边缘的上方。后窗玻璃在尾门上的组装是通过粘合操作进行的,该粘合操作既实现玻璃的固定又实现密封功能。为了保持通常以连续小珠的形式铺覆在玻璃底面上的粘合剂连接处的完整性,需要接将玻璃靠近并定位,并以几乎垂直于粘合轨道的导入路径挤压粘合剂。
当今的机动车辆制造商出于空气动力学和美学原因,越来越喜欢扰流板。但是,当扰流板在装配车窗之前就已经被布置在尾门上的情况下,由于操作的空间很小(通常为几厘米),这些扰流板会阻止沿基本垂直的入射轨迹来靠近车窗,并会干扰操作员的视野。正如我们在图2 中看到的那样,图中以虚线示了一个长的扰流板,其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的长度L2大于以实线示出的短扰流板的长度L1。在放置车窗之前,需要先移除扰流板。然而,这是不期望的,因为这涉及额外的组装和拆卸操作,并且当扰流板通过与尾门一起模制而部分地集成在一起或者以不可移除的方式(例如通过胶合)固定在尾门上时,这种操作甚至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后扰流板,以利于将窗户玻璃组装到尾门上的过程。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该后扰流板包括具有凹陷形状的下部,所述下部包括上止挡件,该上止挡件 被布置在窗户玻璃的胶合轨道的上方,所述上止挡件被设置为当将窗户玻璃抵靠在该上止挡件上时、确保所述粘合轨道和位于窗户玻璃上的胶条之间的间隙。
术语“上止挡件”是指当后扰流板布置到车辆上时,沿车辆横向延伸的表面,其沿后扰流板的下部延伸,面向尾门和窗户玻璃。
术语“粘合轨道”是指在其上放置粘合剂胶条的轨道。
上止挡件可帮助操作员以精确且可重复的方式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下部的凹陷中空部分中,并同时在位于玻璃下方的胶条和位于尾门上的粘合轨道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玻璃的胶合可以沿着基本垂直的导入路径进行,而不会受到扰流板的庞大长度的阻碍,这简化了将窗户玻璃组装到尾门上的方法。因此,由于减小了扰流板下方的所需视野和操作空间,可以减少放置玻璃以进行粘结所需的时间,并进一步降低了损坏位于玻璃底面上的粘合剂胶条的风险。
此外,上止挡件还用作形成垫块的楔形物的参考表面,该楔形物垫块将玻璃和粘合剂胶条压抵在粘合轨道上。
后扰流板可进一步包括单独或组合使用的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下部由后扰流板的衬里形成。实际上,后扰流板主要包括衬里和覆盖该衬里的外观蒙皮。衬里用作扰流板的加强件,并与固定有后扰流板的车辆的车身部件(例如车辆的尾门或车顶)连接。在扰流板集成到尾门中的情况下,该扰流板衬与尾门的衬里一体模制而成。
-下部的凹陷包括肩部,该肩部的第一面形成上止挡件,第二面与第一面成一角度并形成深度止挡件,该深度止挡件被设置为限制窗户玻璃沿其插入方向的插入。由于存在形成肩部的两个止挡件,因此玻璃的上边缘在X和Z方向上都受到限制。优选地,两个止挡件形成的角度在60°至14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耐塑料公司,未经全耐塑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6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