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4272.0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宽;南秀和;中垣内达也;佐佐木香菜;田中翔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06;C22C38/6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兼顾强度和加工性方面更优良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高强度钢板具有特定的成分组成以及以面积率计含有合计为40~100%的下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1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合计为0~60%的上贝氏体和铁素体的钢组织,在上述钢组织中,长径比为3以上的伸展铁素体相以面积率计为1%以下,从钢板表面起到50μm为止的区域中的马氏体的平均结晶粒径为20μm以下,从钢板表面起到50μm为止的区域中的短轴长度为0.8μm以下的氧化物为1.0×1010个/m2以上,从钢板表面起到50μm为止的区域中的短轴长度超过1μm的粗大氧化物为1.0×108个/m2以下,钢板内捕获氢量为0.05质量pp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度和加工性优良、适合于汽车用构件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从改善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和提高燃料效率的观点出发,对于汽车用部件中使用的钢板而言,要求高强度化。但是,钢板的高强度化通常导致加工性(弯曲性)的降低,因此,需要开发出强度和加工性这两者均优良的钢板。近年来,拉伸强度(以下,TS)超过980MPa的高强度钢板的应用扩大,但成形难度高,因此,大多如零部件、摇臂部件等那样以直线形状实施弯曲主体的加工,要求弯曲性优良的钢板。因此,进行了大量弯曲性优良的高强度钢板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涉及通过回火马氏体的平均结晶粒径的微细化而使弯曲性优良的钢板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涉及通过控制夹杂物、析出物的量、形态而使弯曲性优良的钢板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13788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19858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要求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等现有技术相比在兼顾强度和加工性方面更优良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兼顾强度和加工性方面更优良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只着眼于钢组织、钢板中的夹杂物,没有进行着眼于在钢中被捕获的捕获氢的研究,本发明人着眼于上述捕获氢,如下所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将钢板组织最优化的基础上向钢板内导入氢、并使氢被氧化物捕获而形成捕获氢,弯曲性显著提高。
即,在调整成特定的成分组成的同时,具有以面积率计含有合计为40~100%的下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1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合计为0~60%的上贝氏体和铁素体的钢组织,在该钢组织中,调整成长径比为3以上的伸展铁素体相以面积率计为1%以下、从钢板表面起到50μm为止的区域中的马氏体的平均结晶粒径为20μm以下、从钢板表面起到50μm为止的区域中的短轴长度为0.8μm以下的氧化物为1.0×1010个/m2以上、从钢板表面起到50μm为止的区域中的短轴长度超过1.0μm的粗大氧化物为1.0×108个/m2以下,并且调整成钢板内捕获氢量为0.05质量ppm以上,由此,表现出高强度和优良的弯曲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4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