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控制装置和排气闸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80243.7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池袋雄树;石川成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D11/10 | 分类号: | F02D11/10;F02D9/04;F02D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书航;闫小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装置 气闸 | ||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具备:
排气瓣控制部(32),其经由中继器(50)向排气瓣(19)发送控制信号(S1),对该排气瓣(19)的开闭操作进行控制;
中继器控制部(40),其向所述中继器(50)发送关断信号(S3),通过使该中继器(50)进行操作来关断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和所述排气瓣(19)之间的信号线路;以及
CPU(31),其基于来自所述排气瓣(19)的位置信号(S2)来控制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的操作,
其中所述CPU(31)基于所述控制信号(S1)、所述位置信号(S2)以及所述关断信号(S3)来监视所述中继器(50)的操作状况,判断有无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31):
从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接收示出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与所述排气瓣(19)是否被连接的负载信息(S4);
替代所述控制信号(S1)、所述位置信号(S2)以及所述关断信号(S3)而基于来自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的负载信息(S4)来对所述中继器(50)的操作状况进行监视,判断有无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控制部(40)使用与在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和所述排气瓣(19)之间进行连接的信号线路不同的独立的信号线路来使所述中继器(50)操作,关断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与所述排气瓣(19)之间的信号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控制部(40)是不同于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的另外的电路。
5.一种排气闸控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备:
排气瓣(19);
中继器(50);
排气瓣控制部(32),其经由所述中继器(50)向排气瓣(19)发送控制信号(S1),对该排气瓣(19)的开闭操作进行控制;
中继器控制部(40),其向所述中继器(50)发送关断信号(S3),通过使该中继器(50)进行操作来关断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和所述排气瓣(19)之间的信号线路;以及
CPU(31),其基于来自所述排气瓣(19)的位置信号(S2)来控制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的操作,
其中所述CPU(31)基于所述控制信号(S1)、所述位置信号(S2)以及所述关断信号(S3)来监视所述中继器(50)的操作状况,判断有无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闸控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CPU(30):
从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接收示出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与所述排气瓣(19)是否被连接的负载信息(S4);
替代所述控制信号(S1)、所述位置信号(S2)以及所述关断信号(S3)而基于来自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的负载信息(S4)来对所述中继器(50)的操作状况进行监视,判断有无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排气闸控制装置(100B),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控制部(40)被储存在与所述排气瓣控制部(32)不同的另外的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排气闸控制装置(100B),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器控制部(40)被储存于对车辆(1)的急剧的减速或打滑进行检测的ABS或ES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株式会社,未经博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2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