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9188.X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3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妹尾太辅;伊藤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装置 | ||
本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10)包括:上臂(14);下臂(16);板簧(40),其被配置为沿车宽方向延伸且端部被配置于下臂;第1托架(24),其被构成为使连接于下臂的减震器(46)连接于侧梁(26)的车宽方向外侧;上衬套(48),其被构成为能够在上述板簧与上述减震器(28)之间传递力;以及第2托架(36),其在板簧与侧梁之间以能够将上述板簧的弹性力介由上衬套传递到侧梁的方式配设于侧梁的下侧,并独立于上述第1托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独立悬架式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以往使用了作为车轮的独立悬架方式之一的、双叉臂型的悬架装置。这种悬架装置包括:上臂,其被可围绕支承轴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车体框架的侧梁;以及下臂,其被可围绕支承轴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车体侧的悬架横梁。这些上臂和下臂被连结于车轮的转向节。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悬架装置的一例。专利文献1的悬架装置包括介由球窝接头而被连结于转向节的上述上臂及上述下臂。进而,该悬架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其被设置在下臂与弹簧座之间,该弹簧座被固定设置于车体框架;减震器,其在该螺旋弹簧的中心延伸;以及板簧,其被沿车宽方向横向配置,且两端分别被连结于对应的下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2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考虑到在专利文献1的悬架装置中进行各种改良。例如考虑通过试着改善各种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性来提高设计的自由度。但是,即使能够谋求那样的改善,也需要避免其强度(刚性)大幅降低等情况,且针对来自车轮侧的输入(例如振动)具有足够的刚性。
本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刚性方面较为优异的悬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悬架装置,上臂,其被设置为摆动自如地支撑车轮的转向节,并且被构成为被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摆动自如地支撑;下臂,其被设置为摆动自如地支撑上述转向节,并且被构成为被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悬架横梁摆动自如地支撑;冲击吸收装置,其被配设在该下臂与上述侧梁之间,以及板簧,其被配置为沿车宽方向延伸且端部被配置于上述下臂,该悬架装置包括:第1托架,其被构成为使上述冲击吸收装置连接于上述侧梁的车宽方向外侧;传递部,其被设置在上述悬架横梁与上述板簧之间,被构成为能够在上述板簧与上述悬架横梁之间传递力;以及以及第2托架,其被以能够将上述板簧的弹性力经由上述传递部传递到上述侧梁的方式,配设于上述板簧与上述侧梁之间的、上述侧梁的铅垂方向下侧,并独立于上述第1托架(为分开的部件)。
优选的是,上述板簧被配置为从上述悬架横梁的主横梁的内侧穿过,上述传递部被设置于上述主横梁的内侧,
上述第2托架在车宽方向上的上述侧梁的内侧具有与上述主横梁的连接区域。
在上述悬架横梁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述主横梁、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副横梁、以及以连结上述主横梁及上述副横梁的方式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的情况下,上述第2托架能够被设置在上述主横梁与上述纵梁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技术的悬架装置,因为具备上述构成,所以能够具有优异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构成图,为从车辆侧方侧观察得到的图。
图2是图1的悬架装置的一侧车轮侧的构成图,为局部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悬架装置的下臂和板簧的图。
图4是背景技术的悬架装置中的组装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NIR)激光加工
- 下一篇:用于显影印刷前体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