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和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8522.X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泰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8;B22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成型 模具 铸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其包括:
平台(2);
环状的石膏铸模(20),其设置在平台(2)之上,具有中心轴线(Lc);
外筒模箱(40),其设置在所述平台(2)之上,与所述中心轴线(Lc)同轴地呈环状围绕所述石膏铸模(20)的外周,在该外筒模箱(40)和所述石膏铸模(20)之间形成环状的浇铸空间(50);以及
浇注治具(60),其在所述外筒模箱(40)的外侧设在所述平台(2)之上,使熔融金属在重力的作用下浇注以向所述浇铸空间(50)浇铸熔融金属,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台(2)的上表面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Lc)为中心地向放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条放射槽(3),
所述放射槽(3)的径向外侧槽端部(3a)具备槽流入口(7i),该槽流入口(7i)处于比所述外筒模箱(40)靠外侧的位置并与所述浇注治具(60)连结,供熔融金属向所述放射槽(3)内流入,
所述放射槽(3)的径向内侧槽端部(3b)具备槽流出口(7e),该槽流出口(7e)处于所述外筒模箱(40)的内侧,供熔融金属从所述放射槽(3)向所述浇铸空间(50)流出,
在所述放射槽(3)的底面和侧壁面内贴有隔热纸(5a、5b),
在内贴于所述侧壁面的隔热纸(5b)的相对的侧壁部之间从上方架设有堰构件(6),
利用所述隔热纸(5a、5b)内贴且架设有所述堰构件(6)的所述放射槽(3)的上方利用隔热纸(7)覆盖,
在所述隔热纸(7)的覆盖所述放射槽3的径向外侧槽端部(3a)的径向外侧端部形成有槽流入口(7i),
所述隔热纸(7)的径向内侧端部将所述放射槽(3)的径向内侧槽端部(3b)的局部作为槽流出口(7e)而开口,
该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具备保温帽(30),该保温帽(30)配设在所述浇铸空间(50)之上,在所述槽流出口(7e)的正上方形成用于积存冒口的冒口空间(35),
所述石膏铸模(20)是将产品用铸模(21)和虚设铸模(22)在周向上组合而构成的,
所述槽流出口(7e)仅开口于所述浇铸空间(50)的与所述虚设铸模(22)相对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注治具(60)包括上端的浇口杯部(66)和从该浇口杯部(66)向下方伸出的进料管部(65),
所述进料管部(65)的下端与所述平台(2)的所述放射槽(3)的径向外侧槽端部(3a)连结,所述进料管部(65)的内部和所述放射槽(3)经由所述槽流入口(7i)连通,
所述槽流入口(7i)被栓构件(61)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虚设铸模(22)的下端部的外周面相对地在所述浇铸空间(50)内配设有铸造用过滤器(110),利用该铸造用过滤器(110)覆盖所述槽流出口(7e)。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纸(5a、5b、7)由纸状的陶瓷纤维形成。
5.一种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成型用模具的铸造装置铸造轮胎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浇注治具(60)使熔融金属从所述槽流入口(7i)流入到所述放射槽(3)内,熔融金属从所述槽流出口(7e)向所述浇铸空间(50)流出,填充于所述浇铸空间(50),进而使冒口从所述浇铸空间(50)溢出,之后将熔融金属冷却使其凝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85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