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0013.2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金炫;罗弘烨;Y-G·李;全廷桓;金承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H01L51/00;H01L51/5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以及 包含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近IR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包含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提供具有近IR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近IR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的Tang等人首次开发了由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组成的TPD/Alq3双层的小分子绿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自此以后,关于OLED的研究已经迅速展开,并且已经商业化。OLED通过向有机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并且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OLED的有机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辅助层、发光辅助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含有主体和掺杂剂材料)、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有机层中使用的材料可根据功能分为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辅助材料、发光辅助材料、电子阻挡材料、发光材料、电子缓冲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
荧光发光材料仅使用25%的单重态激子,而磷光发光材料通过使用金属络合物如铱通过自旋轨道耦合(SOC)使用最高达75%的三重态激子,这可以使近IR发光效率最大化。也就是说,当磷光发光材料用于近IR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时,理论上通过基于量子力学的自旋规则可以形成以25%:75%的比例的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因此,据信,由于可以获得100%的内量子效率,因此可以使发光效率最大化。
决定OLED中的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要求发光材料具有高量子效率、电子和空穴的高移动度、以及所形成的发光材料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根据发光颜色将发光材料分为蓝色、绿色和红色发光材料,并且进一步包括黄色或橙色发光材料。此外,在功能方面,可以将发光材料分为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通常,具有优异的EL特征的装置具有包括通过将掺杂剂掺杂到主体中而制成的发光层的结构。
铱(III)络合物已作为磷光发光材料的掺杂剂而广为人知,其包括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材料的双(2-(2'-苯并噻吩基)-吡啶-N,C-3')(乙酰丙酮)合铱[(acac)Ir(btp)2]、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和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
此外,4,4'-N,N'-二咔唑-联苯(CBP)是最广为人知的磷光主体材料。最近,先锋电子公司(Pioneer)(日本)等使用被称为空穴阻挡材料的浴铜灵(BCP)和铝(III)双(2-甲基-8-喹啉盐)(4-苯基酚盐)(BAlq)等作为主体材料开发了一种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同时,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6-0019926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使用含有二甲基苯基和喹喔啉骨架的铱络合物作为掺杂剂。然而,仍然需要开发适合于近IR发光的材料。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第一,提供一种能够生产近IR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第二,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用于近IR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第三,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近IR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于近IR材料的开发,由于常规的基于喹啉的铱络合物是红光发射(580至630nm)的化合物,因此对于近IR发光需要能够实现700nm至1mm的长波长的合适掺杂剂。因此,本发明的诸位发明人已经发现,与常规的喹啉化合物相比,具有与苯乙酮稠合的喹啉或二苯并喹啉酮骨架的化合物能够实现更长的波长。具体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包含具有由下式1表示的结构的配体的化合物实现,其中所述配体与具有大于40的原子序数的金属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0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