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集电体电极片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896.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绫大;小山真佑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AESC日本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04;H01M4/131;H01M4/139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电体 电极 制造 方法 电池 | ||
1.一种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所述集电体电极片在片状的金属箔的两面涂布有活性物质,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涂布工序:将包含所述活性物质的浆料间歇地涂布在带状的所述金属箔上并干燥,从而沿着所述带状的所述金属箔的卷绕方向交替地形成连续存在活性物质层的所述浆料的涂布区域、和所述浆料的未涂布区域;
第一检测工序:检测在所述涂布工序中形成的各所述涂布区域的终端处的拖尾部的长度;
压缩工序:使用一对压缩辊,将形成有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所述金属箔朝向其厚度方向连续压缩所述浆料的所述涂布区域和所述未涂布区域;以及
裁切工序:对于历经所述第一检测工序和所述压缩工序而形成有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所述金属箔,与该金属箔的卷绕方向平行地连续裁切所述浆料的所述涂布区域和所述未涂布区域,
所述第一检测工序中,检测满足下述式(A)的从所述浆料的所述涂布区域的终端到所述未涂布区域连续形成的拖尾部,
x≥(2rtmin-tmin2)1/2-ymax-zmax-wmax···式(A)
此处,x是所述涂布工序中各所述涂布区域的终端的所述拖尾部的长度的最大值;r是所述压缩工序中使用的压缩辊的辊径;Umin是在所述涂布工序中连续形成的各所述涂布区域的中央部之中,加压压缩后的设想厚度的最小值;ymax是所述金属箔的各面的涂布开始位置在所述金属箔的卷绕方向的偏移量的最大值;zmax是所述金属箔的两面的所述活性物质在所述金属箔的卷绕方向的涂布长度的偏移量的最大值;且wmax是从所述金属箔的两面的所述活性物质的涂布终端起至涂布膜的厚度与涂布区域中央达到相同厚度为止的距离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检测工序中,检测所述拖尾部的位置是在所述裁切工序中进行裁切处理的位置及其周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工序是在所述涂布工序与所述裁切工序之间进行的工序,且具有对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工序中检测的该拖尾部形成保护层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与所述第一检测工序接续地对包括在所述第一检测工序中检测的该拖尾部的所述涂布区域实施标记处理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第二检测工序:在使用历经所述裁切工序而制作的电极来制作电化学设备之前,检测标记位置;以及
排除工序:将包含在所述第二检测工序中检测的标记的所述裁切工序后的所述电极从制作所述电化学设备时的对象部件中排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制作使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的电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用下述金属箔和活性物质来制作所述电极片,也即:
将所述金属箔的厚度记作d,
并将使用粒度分布计进行测定时,所测定的活性物质粒子之中,从最小粒径起依次排列粒子时,与所测定的所述粒子的90%对应的所述粒子的粒径记作D90时,
满足D90≥d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压缩工序中,在形成有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所述金属箔之中,对所述涂布区域的中央部施加的载荷超过1.5吨/c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体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工序是在所述涂布工序与所述裁切工序之间进行的工序,且具有对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工序中检测的该拖尾部形成保护层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AESC日本,未经株式会社AESC日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8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