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024.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筱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49/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 ||
本发明为一种作业车。作业车在厢室上具有动态吸振机构(30)。动态吸振机构(30)具有:横架于厢室框架的上部且沿着车体横宽方向延伸的配重支承构件(31)、支承于配重支承构件(31)中的车体横宽方向的中央部的配重构件(34)。配重支承构件(31)是具有比厢室框架的弹性率小的弹性率的弹性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等作业车。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1]
在专利文献1的拖拉机(作业车的一例)中,厢室经由缓冲件而被支承于行驶车体,覆盖驾驶部。在厢室的左右两侧中的前部和后部,厢室框架经由防振橡胶而被支承于机体框架的厢室托架。
[背景技术2]
专利文献2的拖拉机(作业车的一例)具有:具有朝向前后方向中的一方延伸的延伸框架部的车体框架、支承于前述延伸框架部的电池。在行驶车体的前部配备前部框架,发动机支承于前部框架。在与发动机相比更靠车体前方侧,电池支承于前部框架。电池被配置在焊接固定于前部框架的支承板上,经由支承板而被支承于前部框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25844号公报(JP2011-025844A)。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25107号公报(JP2014-125107A)。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课题1](对应于[背景技术1])
在上述作业车中,从行驶车体向厢室的振动传递被缓冲件抑制,但有时因行驶车体的振动而导致厢室共振。如果厢室共振振动,则乘坐体验变差。
因此,期望一种作业车,其能够结构简单地减少厢室的共振振动。
[课题2](对应于[背景技术2])
如果车体框架的共振频率与发动机起振频率、行驶装置的振动频率等一致,则产生振动噪音。通过在车体框架上装备专用的动态吸振器而减少车体框架的振动的情况下,需要相当重的重量(配重),因此车体变得大型。此外,成本变高。
因此,期望一种作业车,其能够在避免车体的大型化的同时抑制成本变高并且减少车体框架的振动。
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手段1](对应于[课题1])
在此,提出以下的作业车。
一种作业车,
具有:
行驶车体、
形成于前述行驶车体的驾驶部、
具有厢室框架且覆盖前述驾驶部的厢室、
夹装在前述行驶车体与被支承于前述行驶车体的前述厢室之间的缓冲件;
前述厢室具有动态吸振机构,其具有:横架于前述厢室框架的上部并且沿着车体横宽方向延伸的配重支承构件、支承于前述配重支承构件的车体横宽方向的中央部的配重构件;
前述配重支承构件是具有比前述厢室框架的弹性率小的弹性率的弹性件。
根据本结构,考虑由厢室重量和防振支架刚性确定的厢室的共振频率来适当设定配重支承构件的弹性率及配重构件的质量,从而如果厢室共振振动,则配重构件以相反相位、接近相反相位的相位振动,吸收厢室振动。
因此,能够通过仅附加配重支承构件和配重构件的简单结构而减少厢室振动。
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