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混合驱动装置或者纯电驱动装置和碰撞吸能装置的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6095.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1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K·沃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混合 驱动 装置 或者 碰撞 机动车 | ||
一种具有碰撞吸能装置的机动车具有车身、电混合驱动装置或者纯电驱动装置和轴支座,所述电混合驱动装置或者纯电驱动装置具有电机和动力电池,其中,轴支座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机动车的白车身与轴支座和/或用于轴支座的碰撞横梁之间,所述碰撞横梁构造成用于将在碰撞情况下的载荷导入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承载结构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混合驱动装置或者纯电驱动装置和碰撞吸能装置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在电混合驱动装置中不仅设有内燃机而且设有电驱动单元,相反,纯电驱动装置仅具有电驱动单元。电驱动单元通常具有电机和逆变器以及构成为电蓄能器的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具有在200V~800V范围内的相对高的电压并且因此也称为高电压存储器。
由DE102010035367A1已知一种这样的机动车,其具有变形元件作为碰撞吸能结构,该变形元件设置在动力电池与车身外壳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并且在碰撞(正面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并且大面积地停止在动力电池上。电机设置在动力电池下方,并且因此在碰撞时不被变形元件加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方案,其能够实现比在已知的机动车中的情况更进一步的保护。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机动车达到,所述机动车具有碰撞吸能装置,所述机动车具有白车身、电混合驱动装置或者纯电驱动装置和轴支座,所述电混合驱动装置或者纯电驱动装置具有电机和动力电池,其中,轴支座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机动车的白车身与轴支座和/或用于轴支座的碰撞横梁之间,所述碰撞横梁构造成用于将在碰撞情况下的载荷导入到动力电池的壳体的承载结构中。
下面的阐述适用于所提及类型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机动车在从前(前车结构)向后的顺序中具有电驱动单元并且然后具有动力电池,并且碰撞场景是正面碰撞。但是原则上按本发明的布置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尾侧(于是碰撞场景是尾部碰撞)。
如果按照本发明支撑装置设置在轴支座(前轴支座)与白车身之间,那么通过将轴支座有针对性地支撑在白车身上,构建用于正面碰撞的附加的载荷路径,该载荷路径使得电驱动单元的后移最小化。因此可以保证在正面碰撞之后的需要的高电压安全性。
通过在(前)轴支座的(后部)区域中的碰撞横梁,产生另外的载荷路径,所述另外的载荷路径使得(前)轴支座在正面碰撞期间稳定化。因此可以传递较高的变形力,使得侵入被最小化。
支撑元件可以构成为所谓的Δ元件,这意味着,所述支撑元件在竖直剖面中(在机动车的纵轴线和竖直轴线的平面中)是三角形的。
所述碰撞横梁可以构造成用于将在碰撞情况下的载荷导入到包围动力电池的壳体的下部件中,所述下部件例如构成为环形锚,更准确地说是通过将载荷导入到下部件或环形锚的前部区段中。因此,进一步最小化电驱动单元到动力电池中的侵入。
尤其是为了保护逆变器,但是也为了在正面碰撞时使得整个电驱动单元的后移进一步最小化,可以在电机之前,从电机出发向前,设有安置在该电机上的变形元件。该变形元件从电机向前伸出,但是不向前朝白车身外壳支撑。
变形元件可以具有蜂窝结构或者夹层结构。作为用于变形元件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或材料组合,例如金属、例如具有板、泡沫和表层的层状结构、或者碳纤维增强材料(CFK),其保证碎裂性能和高能量吸收。
每一个按本发明的措施,即(a)支撑元件和(b)碰撞横梁,本身已经导致碰撞性能的改进,并且从而导致提高的安全性。在这两种措施组合时,得到进一步改进的碰撞性能,并且从而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安全性。
在碰撞情况下的还进一步优化的性能可以通过设置变形元件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用图描述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性地显示机动车的白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型材构件的方法
- 下一篇:激光焊接方法以及激光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