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电压系统及高电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5440.1 | 申请日: | 2018-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岚大介;久保谦二;浅沼道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B60G17/0185;F16F9/53;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系统 故障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高电压系统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在将使用电流变流体作为工作流体的振动减振机构作为负载的高电压系统中,能够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触电、对周围的电子设备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电路,其具有电源和地线;第二电路,其经由变压器与所述第一电路磁耦合,并具有与所述地线连接的负载;控制器,其与所述地线连接;第三电路,其与所述第二电路和所述地线连接;第一电阻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的高电位端的连接点与所述地线之间;以及第二电阻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的低电位端的连接点与所述地线之间,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阻器不同的电阻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变压器对电源电压进行升压的高电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将使用电流变流体作为得到阻尼力的工作流体的振动减振机构作为负载的高电压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缓冲从外部经由轮胎施加的机械振动、冲击等而装备有减震器。而且,作为用于该减震器的工作流体,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使用电流变流体(Electro Rheological Fluid)的方案。
电流变流体是能够通过从外部施加数kV/mm左右的高电场强度的电场来控制其粘性的流体。电流变流体由于不具有可动部且能够通过电信号直接控制流体的粘性,所以具有响应性高的优点。作为电流变流体的应用例,已知有例如用于冲击吸收、振动控制等的电流变流体减震器、电流变流体发动机支架等振动减振机构。
以使用电流变流体的振动减振机构为负载的高电压系统基本上由电压控制装置和振动减振机构构成,该电压控制装置由升压电路等构成,该振动减振机构在内部封入电流变流体,并具有使电场作用于该电流变流体的一对电极等。并且,通过由电压控制装置控制由升压电路升压的升压电压,来控制电流变流体的粘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7/05721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振动减振机构的外筒经由橡胶衬套、橡胶支架等绝缘物与车辆侧连接,但若橡胶衬套、橡胶支架等绝缘物暴露于泥水、盐水等,则振动减振机构的外筒与车辆的底盘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降低,从电压控制装置向振动减振机构供给的电流中的、不经由电压控制装置与振动减振机构之间的布线而经由车辆的底盘地线向电压控制装置返回的漏电流增加,从而存在噪声增加、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高电压系统及其故障诊断方法,在将使用电流变流体作为工作流体的振动减振机构作为负载的高电压系统中,能够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触电、对周围的电子设备的影响。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电路,其具有电源和地线;第二电路,其经由变压器与所述第一电路磁耦合,并具有与所述地线连接的负载;控制器,其与所述地线连接;第三电路,其与所述第二电路和所述地线连接;第一电阻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的高电位端的连接点与所述地线之间;以及第二电阻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的低电位端的连接点与所述地线之间,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阻器不同的电阻值。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电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电压系统具备:第一电路,其具有电源和地线;第二电路,其经由变压器与所述第一电路磁耦合,并具有与所述地线连接的负载;控制器,其与所述地线连接;第三电路,其与所述第二电路和所述地线连接;第一电阻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的高电位端的连接点与所述地线之间;以及第二电阻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的低电位端的连接点与所述地线之间,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阻器不同的电阻值,在所述第二电阻器的两端的电压为规定的阈值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该高电压系统的故障。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5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