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64184.4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艾度·奥茨;拉丽莎·梅尔尼科瓦;奥利·沙恩贝格;斯蒂芬·拉希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 地址: | 瑞典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系统 | ||
1.安全带锁系统,包括安全带锁(1)和锁舌(2),所述锁舌能够插入所述安全带锁(1)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舌(2)中或所述锁舌处如此安排有RFID应答器(3)并且在所述安全带锁(1)中如此安排和设计有RFID读取单元(4),即只有当所述锁舌(2)插入到所述安全带锁(1)中时,所述RFID读取单元(4)与所述RFID应答器(3)之间的耦合才可行,其中,所述RFID应答器安排在薄板中的盲孔中,所述RFID应答器所发出的辐射朝向所述盲孔的开口的方向,并且仅当安排在薄板侧的RFID应答器面向RFID读取单元时,所述RFID应答器和所述RFID读取单元之间的耦合才能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应答器(3)如此安排在所述锁舌(2)中或所述锁舌处并且所述RFID读取单元(4)如此安排和设计在所述安全带锁(1)中,即所述RFID读取单元(4)与所述RFID应答器(3)之间的耦合仅在以下情况下可行:所述锁舌(2)已以由所述RFID应答器(3)的安排所规定的取向插入到所述安全带锁(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应答器(3)安排在所述锁舌(2)的能够插入所述安全带锁(1)中的区段中或区段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应答器(3)安排在所述锁舌(2)的由金属组成的薄板(5)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应答器(3)安排在所述锁舌(2)的由塑料组成的压力注塑包封(6)的区段中或区段处,所述区段在插入状态下延伸至所述安全带锁(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应答器(3)安排在由塑料组成的外壳(8)中,以便支撑在所述锁舌(2)的由金属组成的薄板(5)处并且以便与所述薄板(5)隔开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外壳(8)能够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所述薄板(5)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外壳(8)能够借助于卡扣连接而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所述薄板(5)处。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外壳(8)至少部分地被所述锁舌(2)的由塑料组成的压力注塑包封(6)所包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读取单元(4)的发射功率如此小,即与RFID应答器(3)的耦合仅在最多3cm的距离内可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安全带锁(1)如此设计,即由所述RFID读取单元(4)或所述RFID应答器(3)发出的辐射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至少减弱,从而当所述锁舌(2)从外部保持在所述安全带锁(1)上时RFID应答器(3)与RFID读取单元(4)无法耦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在所述安全带锁(1)中安排有至少一个屏蔽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读取单元(4)在与所述RFID应答器(3)耦合时输出离散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所述RFID读取单元(4)能够连接至车辆侧的总线系统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系统,其中不设置额外的开关或传感器来探测插入所述安全带锁(1)中的所述锁舌(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41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