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9752.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正幸;田中史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曲 啮合 齿轮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惯性矩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该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具备:起振体轴(10),具有起振体(13);外齿轮(21),被起振体(13)挠曲变形;内齿轮(22、23),与外齿轮(21)啮合;及起振体轴承(30),配置于起振体(13)与外齿轮(21)之间。而且,起振体(13)的外周面构成供起振体轴承的滚动体(31)滚动的滚动面,起振体轴(10)具有与起振体(13)分体构成且沿轴向连结于起振体(13)的轴部(11、12),轴部(11、12)由密度小于起振体(13)的密度的材料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其具备: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及起振体轴承,配置于起振体与外齿轮之间。并且,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中存在起振体轴承不具有专用的内圈并且由起振体的外周面构成供起振体轴承的滚动体滚动的滚动面的齿轮装置(参考专利文献1的图10)。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066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由起振体的外周面构成滚动体的滚动面的以往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中,起振体通常由具有高硬度及高耐磨损性的金属构成,以便承受来自滚动体的表面压力及磨损。
但是,若由具有高硬度及高耐磨损性的金属构成起振体,则会导致起振体的重量增加,会出现起振体的惯性矩增加的问题。
在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中,主要是起振体高速旋转,与此相比,外齿轮及内齿轮则以非常低的转速进行旋转。因此,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所具有的惯性矩的大部分被起振体的惯性矩所占据,起振体的惯性矩的增加同样使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整体的惯性矩增加。因此,若起振体的惯性矩增加,则向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输出动力的马达所需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在旋转运动的启动时或加减速时所需的驱动力)会增加,会出现耗电量增加或妨碍高速驱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起振体的惯性矩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其具备:起振体轴,具有起振体;外齿轮,被所述起振体挠曲变形;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啮合;及起振体轴承,配置于所述起振体与所述外齿轮之间,其中,
所述起振体的外周面构成供所述起振体轴承的滚动体滚动的滚动面,
所述起振体轴具有与所述起振体分体构成且沿轴向连结于所述起振体的轴部,
所述轴部由密度小于所述起振体的密度的材料制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获得能够减小起振体的惯性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A是从轴向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起振体轴时的主视图。
图2B是沿图2A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4A是从轴向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起振体轴时的主视图。
图4B是沿图4A的B-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4C是沿图4B的C-C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