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代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3730.4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祐生;北野史朗;片山量平;长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公益财团法人癌研究会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N1/00;C12N5/0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代培养方法,其是在体外对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中所含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原代培养方法,其中,将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中的细胞接种至含有构成间质的细胞、且单层的或2个以上的细胞层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细胞结构体的顶面上,进行培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中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方法。本发明特别是涉及对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来源的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7年8月21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58901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癌症研究中,使用在最适于培养的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而建立的细胞株的实验是主流。但是,长年来在生物体外维持、被持续培养的癌细胞株与原本的患者肿瘤组织相比,性质发生了变化,有可能无法说是充分地反映了生物体内的行为。于是,为了开发精度更高的抗癌剂、选择最适于每个患者的治疗,癌细胞的原代培养被认为是有希望的。
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介绍了使用原代培养细胞的CD-DST(Collagen gel dropletembedded drug sensitivity test,胶原凝胶微滴包埋药敏试验)法。该试验法是将从患者分离出的组织或细胞在胶原凝胶内进行包埋培养并进行验证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但是,对于原代培养细胞,很难说已经确立了培养法,培养成功率低成为课题。
作为从患者肿瘤组织对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方法,为了抑制伴随细胞分散的细胞死亡(凋亡),提出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作为ROCK抑制剂的Y-27632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或者获得在维持着细胞间黏附的状态下的一定尺寸的细胞团块并进行悬浮培养的方法(专利文献1)。这些培养法中,使用在干细胞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了血清代替物或各种增殖因子的培养基。但是,一般来说,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除了价格昂贵之外,还有在人为地大量添加有增殖因子的生长环境中将不同于实际生物体内的信号通路亢进或抑制的可能性。在这种环境下,特别是在使用了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等中,有可能获得与实际生物体内不同的结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5280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akamura 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02,Vol.98,p.450-455.
非专利文献2:Zhang L et al.,PLOS ONE,2011,vol.6,p.18271.
非专利文献3:Nishiguchi et al.,Macromol Bioscience,2015,vol.15(3),p.312-31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特别地添加增殖因子或任何抑制剂、使用通常的细胞培养中使用的培养用培养基对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生物体组织)中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反复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当在细胞外对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中的细胞进行培养时,在培养的初期,间质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1]本发明第一方式的原代培养方法是在体外对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中所含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原代培养方法,其中,将从生物体采集的组织中的细胞接种至含有构成间质的细胞、且单层的或2个以上的细胞层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细胞结构体的顶面上,进行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公益财团法人癌研究会,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公益财团法人癌研究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