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1168.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靖之;郡司大辅;山本慎;丰田俊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F16H3/66;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驱动 装置 | ||
电动车辆驱动装置具备:第1马达;第2马达;变速装置,第1马达和第2马达中的至少一者的动力向该变速装置传递;以及输出构件,其通过自变速装置输出的动力进行旋转。第1马达的旋转轴、第2马达的旋转轴、以及变速装置的旋转轴配置为与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平行。在自与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第1马达的旋转轴位于通过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和变速装置的旋转轴的直线的一侧,第2马达的旋转轴位于直线的另一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中搭载有通过自蓄电池等供给的电力进行工作的驱动装置。在起步时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扭矩,但车辆的行驶速度为比较低的低速。另一方面,在平坦道路上的巡航时,需要的扭矩较小,但车辆的行驶速度为比较高的高速。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具备变速装置的轮内马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2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对于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有时在轴向上谋求小型化。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轴向的小型化存在极限。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变速且能够减小轴向长度的电动车辆驱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车辆驱动装置,其中,该电动车辆驱动装置具备:第1马达;第2马达;变速装置,所述第1马达和所述第2马达中的至少一者的动力向该变速装置传递;以及输出构件,其通过自所述变速装置输出的动力进行旋转,所述第1马达的旋转轴、所述第2马达的旋转轴、以及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配置为与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平行,在自与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1马达的旋转轴位于通过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和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的直线的一侧,所述第2马达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直线的另一侧。
由此,第1马达的旋转轴的位置和第2马达的旋转轴的位置不同。因此,能够将第2马达配置为相对于第1马达在轴向上不重叠。另外,变速装置的旋转轴的位置不同于第1马达的旋转轴的位置和第2马达的旋转轴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变速装置配置为相对于第1马达和第2马达在轴向上不重叠。因此,电动车辆驱动装置能够变速且能够减小轴向长度。
作为上述电动车辆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期望的是,该电动车辆驱动装置具备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安装向所述第1马达和所述第2马达供给电力的布线,在自所述轴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器位于由以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轴为端点且通过所述第1马达的旋转轴的第1半直线、和以所述输出构件的旋转轴为端点且通过所述第2马达的旋转轴的第2半直线划分出的两个区域中的较小的区域。
在由第1半直线和第2半直线划分出的两个区域中的较大的区域配置变速装置。因此,在较大的区域中,供自连接器朝向第1马达和第2马达去的布线通过的空间较少,因而难以配置布线。与此相对,通过使连接器位于较小的区域,从而对于布线来说的障碍物变少,因此布线的配置变得容易。而且,能够减小自连接器起到第1马达为止的距离与自连接器起到第2马达为止的距离之间的差。
作为上述电动车辆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期望的是,该电动车辆驱动装置具备:第1减速器,其将由所述第1马达产生的扭矩放大并向所述变速装置传递;以及第2减速器,其将由所述第2马达产生的扭矩放大并向所述变速装置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1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