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49374.9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泽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B60N2/7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是具有座椅垫(2)及座椅靠背(4)且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当地车辆用座椅(1),座椅垫及座椅靠背包括:框架构造体(8),固定于车体;以及座椅构成部件(10),由该框架构造体支承,并且具有规定的弹性变形特性及规定的振动衰减特性,供乘客就座,将向座椅构成部件的规定位置XS作用规定的载荷W时的座椅构成部件自身的变形量设为DS,在将框架构造体固定到车体的状态下,将向与规定位置XS对应的位置XF作用规定的载荷W的情况下的位置XF的位移量设为DF时,DS/DF≥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尤其涉及具有座椅垫及座椅靠背且安装于车辆的车体的车辆用座椅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5-21723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座位用缓冲部件支承机构及座位构造。该座位用缓冲部件支承机构具有与前部扭力杆连结的前部连杆和与后部扭力杆连结的后部连杆,这些前部及后部连杆设置为,在施加了规定以上的载荷时朝向逆方向转动。进而,在前部连杆和后部连杆的下部间配设有减震器,在施加了规定以上的载荷,减震器伸缩而产生衰减力,比其小的载荷变动不会使减震器伸缩,通过前部及后部扭力杆的弹性来缓和冲击。通过这样的构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位用缓冲部件支承机构成为具备共振型的非线性特性的系统,改善了振动吸收特性及冲击吸收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72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车辆用座椅,为了提高就座的乘客的驾驶舒适性和乘坐舒适性而进行了各种开发,在这些以往的研究开发中,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那样,对于车辆用座椅的框架构造体(座位用缓冲部件支承机构)和座垫单体,改善了它们的特性。但是,即便改善车辆用座椅的框架构造体和座垫等的特性,其改善的特性和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实际体感的乘坐舒适性也未必一致。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关于车辆用座椅的框架构造体和座垫等,即便以单体对它们进行改良,也难以得到预想的所期待的乘坐舒适性。即,本申请发明人发现,车辆用座椅是安装于车体而使用的,如果不在将车辆用座椅安装到车体的状态下综合地研究特性,就不能在更高维度实现就座的乘客所体感的座椅和车体的一体感、良好的乘坐舒适性、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具体地说,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通过使包含车辆用座椅向车体的安装状态在内的规定的特性成为规定范围,车辆用座椅的物理特性能够充分反映到乘客所体感的乘坐舒适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在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得到座椅和车体的一体感、良好的驾驶舒适性、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垫及座椅靠背,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其特征在于,座椅垫及座椅靠背包括:框架构造体,固定于车体;以及座椅构成部件,由该框架构造体支承,并且具有规定的弹性变形特性及规定的振动衰减特性,供乘客就座,将向座椅构成部件的规定位置XS作用规定的载荷W时的座椅构成部件自身的变形量设为DS,在将框架构造体固定到车体的状态下,将向与规定位置XS对应的位置XF作用规定的载荷W的情况下的位置XF的位移量设为DF时,DS/DF≥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9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