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6782.9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贵文;仙头裕一朗;今井直吉;滨口美都繁;本间雅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70/20;B32B5/28;B29K105/12;B29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成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作为注射成型体的课题的熔接线处的强度·刚性降低,实现注射成型体的薄壁成型或者复杂形状成型等自由的设计,一体化成型体具有不连续纤维(a1)和树脂(a2)的增强基材(a)与具有不连续纤维(b1)和树脂(b2)的注射成型体(b)一体化而成的一体化成型体,将增强基材(a)的长轴方向划分为10等份而得的各区域中的不连续纤维(a1)的取向角度之差在10°以内,增强基材(a)覆盖注射成型体(b)的熔接线的局部或全部而与注射成型体(b)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基材与注射成型体一体化而成的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是成型性、生产率、经济性优异的成型方法,频繁用于汽车设备部件、个人电脑、OA设备、AV设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传真机、家电制品、玩具用品等电气·电子设备的部件、壳体的制作。近年来,随着以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移动信息终端为代表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对于注射成型体要求薄壁化、复杂形状化、高强度·高刚性化。
然而,注射成型体存在熔接线(weld line)处的强度·刚性降低的问题。熔接线表示在模具内流动的熔融注射树脂合流并熔接而成的部分,在注射模具中存在多个模口的情况下、销、凸起、翼肋等存在于模腔内的情况下产生。
特别地,制造薄壁或者复杂形状的注射成型体时,存在多个模口的情况、销、凸起、翼肋等存在于模腔内的情况较多,产生的熔接线也存在多条,熔接线处的强度·刚性降低成为较大的课题。
另外,存在以高强度·高刚性化为目的而将增强纤维填充于注射树脂中的情况,在熔接线处增强纤维的纤维取向为与注射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已知的。因此,熔接线处几乎得不到来自增强纤维的增强效果,与熔接线以外的部位的强度·刚性相比,熔接线的强度·刚性明显更低。由于熔接线的强度·刚性降低,因此注射成型体的强度·刚性也大幅度降低。
为了制作高强度·高刚性的注射成型体而增强熔接线的技术是已知的。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将热塑性树脂膜或片材嵌入注射模具内来增强熔接线的方法。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嵌入注射模具内来增强熔接线的方法。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含有单向连续增强纤维的热塑性树脂片材或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片材层叠而成的片材嵌入模具内来增强熔接线的方法。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为了解决注射成型体的各向异性而嵌入比注射成型模腔更大的不连续纤维基材、通过注射成型来成型凸起、翼肋等而得到的一体化成型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603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67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72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53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中,热塑性树脂膜或片材不含纤维,仅利用所述热塑性树脂膜或片材的熔接线增强无法得到充分的增强效果,作为注射成型体的强度·刚性是不充分的。另外,仅将热塑性树脂膜或片材嵌入注射模具内的情况下,由于注射成型中热塑性树脂膜或片材熔融、流动,因此难以确保厚度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