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波纹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7440.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B·乔斯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尼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 11497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波纹 软管 | ||
1.一种波纹软管(100、200),其具有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其中,所述导体装置(110、210)安装在所述波纹软管(100、200)上或引入到所述波纹软管(100、200)内,其方式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的损坏引起在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中承载的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信号的变化推导出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损坏或状态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被引入到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衬套内,或者安装在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衬套的内侧或者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内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附接到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衬套或所述波纹软管(100、200)上。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被引入到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内部空间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具有电导体装置(110、210)、高频导体装置(110、210)、最大频率导体装置(110、210)或光导体装置(110、210),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形成为电导体装置(110、210)、高频导体装置(110、210)、最大频率导体装置(110、210)或光导体装置(110、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从所述电导体装置(110、210)、所述高频导体装置(110、210)、所述最大频率导体装置(110)、或所述光导体装置(110、210)可以推导出关于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状态变化-例如弯曲或扭转-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从所述电导体装置(110、210)、所述高频导体装置(110、210)、所述最大频率导体装置(110、210)或所述光导体装置(110、210)可以推导出关于波纹软管(100、200)的损坏位置的信息。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具有电导体装置(110、210)或形成为电导体装置(110、210),并且所述电导体装置(110、210)可连接至测量装置(120、220),所述测量装置(120、220)形成为通过电阻变化、电流变化或电压变化来确定信号变化。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体装置(110、210)具有光导体装置(110、210)或形成为光导体装置(110、210),并且所述光导体装置(110、210)可连接到测量装置(120、220),所述测量装置(120、220)形成为通过光反射变化来确定信号变化。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波纹软管(100、200)还具有输出装置(120、220)或可连接至输出装置(120、220),所述输出装置(120、220)形成为输出关于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损坏的信息。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纹软管(100、200),其中,所述波纹软管(100、200)还具有通信单元(120、220)或者可连接至通信单元(120、220),所述通信单元(120、220)形成为发出关于所述波纹软管(100、200)的损坏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尼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莱尼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4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流体-流体界面的增材制造
- 下一篇:车辆内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