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梯度纳米结构的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6490.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迪;朱舟扬;李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港大科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中国香港数码港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梯度 纳米 结构 传感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传感器,包括:
透明基板;
多个纳米柱,其在基板的中心部分从基板的表面延伸,所述纳米柱的脚部接触基板的表面;
金属盘,其位于纳米柱的顶部;
金属底板,其覆盖纳米柱的脚部附近的基板表面;
纳米孔,其穿透基板的表面,所述纳米孔至少位于基板的边缘处;
金属盘,其位于纳米孔的底部;以及
纳米孔金属板,其在纳米孔的区域中覆盖基板表面,
其中,从基板的中心到边缘,所述纳米柱的尺寸逐渐增大,然后形状过渡到纳米孔,并且纳米孔的尺寸从中心区域到边缘逐渐减小。
2.一种传感器,包括:
透明基板;
多个纳米孔,其在基板的中心部分穿透基板的表面;
金属盘,其位于纳米孔的底部;
金属纳米孔板,其在纳米孔的区域中覆盖基板表面;
多个纳米柱,其从基板的表面延伸,所述纳米柱至少位于基板的边缘处;
金属盘,其位于纳米柱的顶部;以及
金属底板,其覆盖纳米柱的脚部附近的基板表面;
其中,从基板的中心到边缘,所述纳米孔的尺寸逐渐增大,然后形状过渡到纳米柱,并且纳米柱的尺寸从中心区域到边缘逐渐减小。
3.一种传感器,包括:
基板;
纳米结构阵列,其布置成使得纳米结构具有几何尺寸,该几何尺寸随空间位置连续变化并形成梯度图案,
其中,纳米结构包括:
纳米孔,其位于朝向基板的边缘和基板的中心中的一个,
纳米柱,其位于朝向基板的中心和基板的边缘中的另一个,
金属盘,其位于纳米孔的底部和纳米柱的顶部,并且
其中,从基板的中心到边缘,所述纳米孔或纳米柱的尺寸逐渐增大,然后形状过渡到纳米柱或纳米孔中的另一个,其尺寸从中心区域到边缘逐渐减小,
所述传感器还包括:
金属底板,其覆盖所述纳米柱附近的基板表面,以及
金属板,其在纳米孔的区域中覆盖基板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基板是塑料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纳米结构阵列具有在100nm至5000nm范围内的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纳米结构阵列布置成使得所述阵列具有梯度几何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纳米柱和纳米孔具有在10nm至1000nm范围内的横向尺寸和/或在5nm至500nm范围内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位于所述纳米柱的顶部的金属盘具有与所述纳米柱相同的横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金属盘和金属底板由金、银、铜、铂和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金属盘和金属底板的厚度在5nm至100nm的范围内。
11.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第一基板;
在第一基板上制备可溶抗蚀剂层;
通过光刻法在抗蚀剂层中创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的纳米柱和纳米孔结构的梯度栅格图案;
用具有可UV固化层的第二基板覆盖第一基板,然后固化第二基板;
用具有可变形表面层的第三基板覆盖第二基板,以形成纳米柱和纳米孔的梯度纳米结构;
将第二基板上的梯度纳米结构压入第三基板,然后固化第三基板;以及
在第三基板上蒸发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港大科桥有限公司,未经港大科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64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