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35304.8 | 申请日: | 201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梅廷·西蒂;孙东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克思-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A61B5/07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易皎鹤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致动 胶囊 内窥镜 磁场 产生 设备 以及 致动磁致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具有顶部壳体部件和底部壳体部件的主体;布置在顶部壳体部件内的永磁体;从顶部壳体部件延伸到底部壳体部件的端部的多个可变形构件;以及从顶部壳体部件朝底部壳体部件突出并且被多个可变形构件围绕的针,其中,多个可变形构件被配置为重复膨胀和收缩以分别覆盖和露出针的尖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磁致动内窥镜的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一种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具有顶部壳体部件和底部壳体部件的主体,布置在顶部壳体部件内的永磁体,从顶部壳体部件延伸到底部壳体部件的端部的多个可变形构件,以及从顶部壳体部件朝底部壳体部件突出并且被多个可变形构件围绕的针,其中,多个可变形构件被配置为重复地膨胀和收缩以分别覆盖和露出针的尖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磁致动内窥镜的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一种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医疗技术正趋向于微创诊断和治疗。在胃肠(GI)疾病的诊断中,减轻患者不适的努力已经导致胶囊内窥镜的发展。药丸形式的无线胶囊内窥镜被患者很好地耐受,并且它们目前被用于收集诊断图像和视频以用于可疑病变的识别。它们甚至已经成为一些诊断过程的护理标准,诸如对不明原因的GI出血的调查。虽然胶囊内窥镜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彻底改变GI紊乱的诊断,但是胶囊内窥镜给与的可能性仍在探索中。市场上可获取的设备的主要限制之一是它们在识别可疑病变后不能采集活检样品。获取活检目前需要额外的内窥镜过程,增加了做出准确诊断的总时间和费用。因此,获取活检样本的能力是对胶囊内窥镜特征集的高度理想的补充。
已经提出了几种用于获取活检样品的胶囊设计。早在1967年,当首次提出电磁活检设备时,就出现了用胶囊形式的小型可吞咽设备在GI道中采集活检样品的想法。胶囊利用下GI道的蠕动、通过系绳的气压和机器人内部用于切割组织的电磁致动剃刀。
此外,开发了旋转显微活检装置,其能够利用扭力弹簧(热触发或SMA触发的),使用胶囊内的旋转剃刀切割样本组织。已经提出了其他建议,建议使用镊子或通过胶囊侧面上的窄孔切割剃刀式活检工具。已经提出的其它镊子式活检工具由扭簧致动,使用形状记忆合金触发器,或由具有双气囊肠镜式运动的基于线圈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驱动。例如,磁性扭簧被集成在活检胶囊中,其使得刀片能够在外部磁场被去除时切割组织。
尽管大多数活检胶囊设计是在考虑到下GI道应用的情况下创建的,但是它们中的一些可能额外地在上GI道中工作。已经针对上GI道过程专门研究了一种先前的设计,在这方面,使用了具有微型抓取器的磁致动软胶囊内窥镜(MASCE)。MASCE在胃中携带和展开热敏微型抓取器,并且在微型抓取器使用其自折叠机制抓取胃组织之后用粘性贴片取回它们。然而,实验表明微型抓取器回收率低(3%),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偏好靶向活检而不是由微型抓取器执行的随机采样。
不管在GI道中的位置如何,所有现有设计的主要限制之一是它们只能采集表面活检样品。这些对于收回GI道粘膜层上的组织是有用的,然而,难以到达GI道内的深层团块。这些机制可能遗漏粘膜下肿瘤(SMTs),这可能降低诊断的准确率。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胶囊内窥镜,该胶囊内窥镜能够在至少上GI道或胃内被操纵,该胶囊内窥镜能够记录指示上GI道或胃的状态的图像,并且如果基于由内窥镜记录的图像假定病变或肿瘤,则该胶囊内窥镜能够可靠地执行甚至深藏的团块的活检。
发明内容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来实现。
这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优选地包括:
主体,具有顶部壳体部件和底部壳体部件;
永磁体,布置在顶部壳体部件内;
多个可变形构件,从顶部壳体部件延伸到底部壳体部件的端部;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克思-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未经马克思-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5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