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及相应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5148.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8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J.贝努阿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法国拉韦里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间接 可逆 空调 回路 相应 操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1),包括:
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A),制冷剂流体在其中流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A)在所述制冷剂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包括:
压缩机(3),
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
第一膨胀装置(7),
第一热交换器(9),用于被所述机动车辆的内部空气流(100)穿过,
第二膨胀装置(11),
第二热交换器(13),用于被所述机动车辆的外部空气流(200)穿过,以及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3)的第一旁通管道(30),包括第一截止阀(33),
第二传热流体回路(B),传热流体在其中流动,和
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联合地布置在:所述压缩机(3)下游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A)上,在所述压缩机(3)和所述第一膨胀装置(7)之间;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回路(B)上,以便允许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A)和所述第二传热流体回路(B)之间的热交换,
第一内部热交换器(19),其允许在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的出口处的高压制冷剂流体与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3)的或所述第一旁通管道(30)的出口处的低压制冷剂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第二内部热交换器(19'),其允许在所述第一内部热交换器(19)的出口处的高压制冷剂流体与在所述第一旁通管道(30)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膨胀装置(7)的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9)的第二旁通管道(40),所述第二旁通管道(40)包括第三膨胀装置(17),所述第三膨胀装置布置在第二双流体热交换器(15)的上游,所述第二双流体热交换器(15)也联合地布置在次级热管理回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通管道(40)一方面连接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7)的上游,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截止阀(33)的和所述第二内部热交换器(19')的上游连接到所述第一旁通管道(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通管道(40)一方面连接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7)的上游,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内部热交换器(19')的上游和所述第一截止阀(33)的下游连接到所述第一旁通管道(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通管道(40)一方面连接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7)的上游,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膨胀装置(11)和所述第一内部热交换器(19)之间连接在第二膨胀装置(11)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体回路(A)包括分支管道(70),所述分支管道(70)一方面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3)的第一截止阀(33)的上游连接到所述第一旁通管道(30)上,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三膨胀装置(17)和第二截止阀(73)之间连接在所述第三膨胀装置(17)的上游,所述分支管道(70)包括第三截止阀(7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接可逆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流体回路(B)包括:
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
第一传热流体流动管道(50),其包括用于被所述机动车辆的内部空气流(100)穿过的第三热交换器(54),并且连接布置在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下游的第一接合点(61)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的上游的第二接合点(62),
第二传热流体流动管道(60),其包括用于被所述机动车辆的外部空气流(200)穿过的第四热交换器(64),并且连接布置在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下游的第一接合点(61)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的上游的第二接合点(62),和
泵(18),布置在所述第一双流体热交换器(5)的下游或上游,在所述第一接合点(61)和所述第二接合点(6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热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热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51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