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8774.1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4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原;吴东勋;李城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装置 传热 工作流体 冷却效率 制造成本 垂直的 空间性 热源 堆积 制造 | ||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部(100),其包括形成于上表面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突出部件(110),与热源相接而接收热;
吸液芯(200),其以一面与上述突出部件(110)的上端相接的方式覆盖到上述基部(100)来形成发生工作流体的沸腾及冷凝的流路(111);
盖(300),其覆盖上述基部(100)的上部;及
冷却单元,其对在上述流路(111)中沸腾而被气化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出部件(110)从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并沿着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而向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突出部件(110)以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地配置在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突出部件(110)以彼此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二维地配置在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100)包括:划分框架(120),其形成于上表面而将上述突出部件(110)和上表面划分;及插入部(121),其供突出形成于上述盖(300)的下表面的嵌入部(310)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划分框架(120)以包围上述突出部件(110)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100)还包括形成在上表面的外廓的外廓框架(130),
上述插入部(121)形成于上述划分框架(120)与上述外廓框架(1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200)的上端紧贴于上述盖(300)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300)与上述吸液芯(200)之间形成有存在被气化的工作流体的气体空间(2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300)的下表面与上述吸液芯(200)的上端隔开一定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200)包括流体通道(220),该流体通道(220)形成为将上述流路(111)和上述气体空间(21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200)包括对齐辅助部(201),该对齐辅助部(201)在下表面突出形成而插入于相邻的突出部件(11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齐辅助部(201)的突出的一面的侧面形成为斜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100)与上述盖(300)之间的空间为真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形成于上述盖(300)的外表面的吸热设备(40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单元接收被气化的工作流体而冷却及冷凝来进行液化,将被液化的工作流体供给到上述流路(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87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接设备的磁性构件
- 下一篇:一种能够折叠的园林用挖沟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