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质量检查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8440.4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1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岩;顾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崔晓岚;张颖玲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质量 检查 方法 系统 | ||
一种识别生产线上产品缺陷的方法,包括:从多个边缘装置接收数据,所述边缘装置监控生产线上的产品的产品缺陷。数据包括边缘装置捕获的产品的独特视角。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合并由多个边缘装置分别捕获的产品的各独特视角来生成产品的整体视图,并将整体视图与产品的特征进行比较。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比较,确定整体视图与特征之间的差异程度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于一个标准,以及在确定整体视图与特征之间的差异程度满足一个或多于一个标准中的至少一个标准时,根据视图与特征之间的差异来记录并报告与产品相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生产线,包括但不限于对生产线的操作者以及产品进行目检。
背景技术
制造商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措施减少进入商品市场的缺陷产品的数量。一些质量控制措施涉及人类工人以及/或者装置目检产品。然而,当前的目检(visualinspection)技术总是遗漏缺陷产品,且无法应对诸如由老化生产线引起的产品缺陷等新产品缺陷。因此,挑战在于如何对产品缺陷、尤其是那些随着生产线的使用寿命而发展出的产品缺陷进行初始识别,以及识别导致这些新产品缺陷的根本原因(例如,识别导致产品缺陷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如下用途的方法和系统:(i)在缺陷产品进入商品市场之前对其进行初始识别,以及(ii)(例如,使用从缺陷产品采集的数据)识别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这样,制造商能够进一步减少进入商品市场的缺陷产品的数量,同时还发掘了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从而减少了停工时间。
(A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改善质量检查的方法包括:在具有一个或多于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有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的、诸如图2服务器系统200等服务器系统处,从诸如图4A边缘装置410-1、410-2、410-3……410-n等多个边缘装置接收数据。所述多个边缘装置监控诸如图4A生产线400等生产线上的诸如图4A产品408等产品的产品缺陷。数据包括诸如图4B独特视角430、图4C独特视角440、图4D独特视角450等由多个边缘装置捕获的产品的独特视角。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合并由多个边缘装置分别捕获的产品的各独特视角生成产品的整体视图,并将整体视图与产品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特征进行比较。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比较,确定整体视图与一个或多于一个特征之间的差异程度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于一个标准;在确定整体视图与一个或多于一个特征之间的差异程度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于一个标准中的至少一个标准时,根据整体视图与所述一个或多于一个特征之间的差异记录并报告与产品相关的缺陷。
(A2)在A1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服务器系统处,向多个边缘装置分别提供分类模型,用于监控生产线上的产品的产品缺陷。分类模型包括与产品相关的一个或多于一个已识别缺陷。边缘装置被配置为将产品的独特视角与分类模型进行比较,并在要提交给服务器系统的数据中包括对应的比较结果。
(A3)在A2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服务器系统处,在记录并报告缺陷之后:(i)更新分类模型,以将缺陷包括为与产品相关的一个或多于一个已识别缺陷的一部分,以及(ii)向所述多个边缘装置提供所述更新的分类模型。多个边缘装置分别使用更新的分类模型来监控生产线上的产品的产品缺陷。
(A4)在A1至A3中任一项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多个边缘装置接收的数据对应一段时间,生产线包括对产品的至少一项操作,数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至少一项操作相关的操作者的手势序列,所述手势序列由诸如图5边缘装置506-1、506-2……506-n等多个边缘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边缘装置在所述一段时间内捕获。
(A5)在A4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服务器系统处,将操作者的手势序列与对应于操作者的预定义手势序列进行比较。基于所述比较,确定操作者的手势序列与预定义手势序列之间的差异程度是否满足阈值;在确定操作者的手势序列与预定义手势序列之间的差异程度满足阈值时,将操作者记录并报告为与缺陷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8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