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4615.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5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结构 | ||
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减震器壳体和横梁。横梁与减震器壳体连接,由此,由横梁及减震器壳体形成了闭合截面。闭合截面架在前部侧方框架及上梁上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横梁具有第一安装部。在第一安装部安装对车辆的驱动源进行支承的装配构件。横梁形成为在闭合截面中随着从第一安装部趋向下方而横梁距减震器壳体的距离尺寸变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7年06月28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7-126300号来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前部结构,已知有如下结构:在前部侧方框架与上梁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壳体,在减震器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减震器基座。在减震器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横梁。在减震器基座安装减震器的上端部,在下端部支承前轮。
通过在减震器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横梁,减震器壳体的强度(刚性)得到确保,能够利用减震器基座良好地支承减震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车身前部结构中,存在在减震器壳体中的设置有横梁的部位设置对车辆的驱动源进行支承的装配部的车身前部结构。作为驱动源,存在将发动机与传动装置一体化的动力单元、马达。
通过利用装配部支承驱动源,从而来自驱动源的载荷经由装配部向减震器壳体的设置有横梁的部位输入。具体而言,相对于设置有横梁的部位,从车身前后方向和与设置有横梁的部位的面正交的正交方向这两个方向输入驱动源的载荷。
因此,追求能够在减震器壳体中的设置有横梁的部位处,针对从两个方向输入的驱动源的载荷确保强度来支承驱动源的技术的实用化。
本发明的方案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减震器壳体中的设置有横梁的部位处支承驱动源的车身前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前部侧方框架,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上梁,其配置于比所述前部侧方框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且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减震器壳体,其配置于所述前部侧方框架与所述上梁之间;以及横梁,其通过连接于所述减震器壳体而与所述减震器壳体一起连续地形成闭合截面,且架在所述前部侧方框架及所述上梁上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横梁具有对支承车辆的驱动源的装配构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部,所述横梁形成为在所述闭合截面中随着从所述安装部趋向下方而所述横梁距所述减震器壳体的距离尺寸变小。
根据上述(1)的方案,以在减震器壳体与横梁的闭合截面中随着从安装部趋向下方而与减震器壳体相距的距离尺寸变小的方式形成横梁。因而,在与减震器壳体相距的距离尺寸变小的部位处,能够针对沿着车身前后方向(与横梁交叉的方向)施加的载荷提高横梁的强度。
另一方面,在与减震器壳体相距的距离尺寸变大的部位处,能够针对朝向减震器壳体施加的载荷而提高横梁的强度。
因而,能够将装配构件牢固地支承于横梁的安装部。由此,能够在减震器壳体中的设置有横梁的部位处支承驱动源。
(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闭合截面从所述减震器壳体与所述前部侧方框架之间的框架连接部朝向所述上梁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4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 下一篇:具有成角度的密封埋头孔的履带链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