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结构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3163.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昭畅;山野聪士;坂本久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68 | 分类号: | H01R4/68;H01B12/06 |
代理公司: | 11418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红丽<国际申请>=PCT/JP2018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线材 超导导体层 超导连接 片保护 中间层 基材 位置关系配置 连接结构体 彼此连接 带状基材 金属部 宽度比 接合 对置 夹持 | ||
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体(20)包括:两个超导线材即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10a、10b),所述两个超导线材具有带状基材(1)、形成于该基材(1)上的中间层(2)、及形成于该中间层(2)上的超导导体层(3);连接用超导导体层(8),其以使超导导体层(3、3)的表面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将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10a、10b)彼此连接,与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10a、10b)一起形成超导连接部(C);两片保护材(7、7),其以夹持超导连接部(C)的位置关系配置在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10a、10b)各自的基材(1、1)侧,且宽度比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10a、10b)大;以及金属部(9),其将两片保护材(7、7)相互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体,尤其涉及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临界温度(Tc)高于液氮温度(约77K)的氧化物超导体,例如YBCO类(钇类)、BSCCO类(铋类)等高温超导体备受关注。作为使用这种高温超导体制作的超导线材,已知有一种超导线材,其具有超导导体层,该超导导体层是通过在柔性金属等金属基板上以长条状沉积氧化物超导膜或者在单晶基板上沉积氧化物超导膜而形成。
超导线材被研究应用于例如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等线圈的绕组,对长条的超导线材的要求变高。但是,在制造上,一根连续的超导线材的长度是有限度的,因此要获得所需的线圈的绕组,就需要将超导线材彼此连接。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将超导线材彼此连接的连接结构体,公开了以下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体:将两面被强化材料覆盖而成的两根超导线材的端部彼此重合并利用焊料连接。但是,专利文献1的连接结构体由于在超导线材彼此的连接中使用焊料,因此,由于焊料的介入而难以使超导线材的连接部的电阻成为零。
作为将超导线材彼此连接的其它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将其中一个超导线材的连接端部中露出的超导导体层、与另一个超导线材的连接端部中露出的超导导体层以相向状态配置,并在它们之间形成利用MOD法(Metal Organic Deposition法/有机金属沉积法)形成的超导接合层。
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连接结构中,是用在其中一个超导线材的超导导体层与另一个超导线材的超导导体层之间介入的利用MOD法形成的超导接合层将超导线材彼此连结,而超导接合层本身的强度较低。因此,若对超导线材施加非期望的外力,则有可能超导线材彼此从超导接合层分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5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56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的超导线材的连接结构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达成目的,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体包括:两个超导线材即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所述两个超导线材具有带状基材、形成于该基材上的中间层、及形成于该中间层之上的超导导体层;连接用超导导体层,其以使所述超导导体层的表面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将所述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彼此连接,从而所述连接用超导导体层与所述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一起形成超导连接部;两片保护材,其以夹持所述超导连接部的位置关系配置在所述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各自的所述基材侧,且比所述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更宽;以及金属部,其将两片所述保护材相互接合。
在上述连接结构体中,所述第1超导线材及第2超导线材优选为分别还具有金属保护层,该金属保护层除了所述超导连接部外覆盖所述超导导体层的整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3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