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209.0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5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功一;玉井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1/18;C21D9/00;C21D9/46;C22C18/00;C22C38/60;C22C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博;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热压构件为特定的成分组成,并且使钢组织为下述梯度组织:在厚度方向上,表层部为软质层,内部为硬质层,该软质层与该硬质层之间为过渡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钢板热压而成的构件、即热压构件。另外,本发明尤其涉及具有组织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变化的梯度组织的、兼具高强度和高弯曲性的热压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方面出发,要求提高汽车的油耗定额,因此,要求汽车车身轻量化。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需要提高作为构件原材料的钢板的强度,以使得即便减薄汽车用构件也无损安全性。
另外,从提高吸收汽车碰撞时的能量的能力(冲击能量吸收能力)的方面出发,提高汽车用构件的弯曲性是有效的。因此,强烈要求为高强度、且弯曲性也优异的汽车用构件。
对于这种要求,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
“一种弯曲性优异的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钢板表层软质部,该钢板表层软质部以质量%计含有C:0.15~0.30%、Si:0.01~1.8%、Mn:1.5~3.0%、P:0.05%以下、S:0.005%以下、Al:0.005~0.05%、N:0.005%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满足下述(1)和(2)中规定的式子,
Hv(S)/Hv(C)≤0.8……(1)
Hv(S):钢板表层软质部的硬度,Hv(C):钢板中心部的硬度,
0.10≤t(S)/t≤0.30……(2)
t(S):钢板表层软质部的厚度,t:板厚,
并且,上述钢板表层软质部中回火马氏体的体积率为90%以上,上述钢板中心部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拉伸强度为1270MPa以上。”
但是,一般来说,随着强度升高,成型性降低,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那样的钢板作为原材料并通过冷成型制造汽车用构件时,成型变得困难,形状冻结性变差,特别是,在成型后产生弹回,因此存在无法得到所期望的部件形状精度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钢板应用热压方法而制造高强度的汽车用构件的技术。
在热压方法中,钢板被加热至奥氏体区后,被输送至压力机,在压力机内,用模具成型为所期望形状的构件并同时骤冷。在该模具内的冷却过程(骤冷)中,构件的组织由奥氏体相相变为马氏体相,由此得到所期望形状的高强度构件。
作为这种通过热压方法得到的汽车构件,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内容。
“一种高强度汽车构件,其特征在于,表层的厚度为1nm~300μm,该表层的位错密度为内层钢的位错密度的1/100以下,内层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1~0.8%、Mn:0.5~3%,拉伸强度为980N/mm2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9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4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2的汽车用构件存在未得到充分的弯曲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兼具拉伸强度(TS)为1100MPa以上的高强度与弯曲角度为70度以上的高弯曲性的热压构件、以及对该热压构件有利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角度是指通过依照德国汽车工业会(VDA)标准:VDA238-100的弯曲试验所测定的弯曲角度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钢板和钢制锻造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