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9100.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1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哲也;杉山透;铃木启司;石原裕也;岩田昌也;市川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信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装置 | ||
油供给装置(1)具备:第一供给油路(S1),将从第一泵(11)排出的油向变速器(95)供给;和第二供给油路(S2),将从第二泵(12)排出的油向摩擦接合装置(92)供给。第一供给油路(S1)与第二供给油路(S2)具有共用各自的局部彼此的共用部分(CP)。将油冷却的冷却器(25)设置于共用部分(C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一般例如本着控制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的状态、润滑变速器内的齿轮彼此的啮合部等目的而使用油,且为了将该油向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的各个位置供给设置油供给装置。在日本特开2015-1971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那样的油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
专利文献1的油供给装置向在将内燃机〔内燃发动机2〕与车轮连结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从内燃机侧开始按顺序具备摩擦接合装置〔离合器K0〕和变速器〔变速器33〕的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各个位置供给油。油供给装置主要具备被内燃机的动力驱动的第一泵〔机械式油泵34〕、和被从上述动力传递路径独立的动力源〔马达〕驱动的第二泵〔电动油泵35〕。另外,油供给装置具备将从第一泵排出的油向变速器供给的第一供给油路〔变速器33的润滑油路33L和其上游侧的油路〕、和将从第二泵排出的油向摩擦接合装置供给的第二供给油路〔离合器K0的润滑油路K0L以及其上游侧的油路〕。
在专利文献1的油供给装置中,向油压调整阀〔调节阀门43〕供给从第一泵排出的油和从第二泵排出的油双方。而且,将油冷却的冷却器设置于比第一供给油路的油压调整阀靠下游侧的位置。因此,仅仅被向油压调整阀供给、且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设定油压〔主压PL〕的生成时向下游侧放出的油利用冷却器冷却。
在这样的结构中,实际向冷却器供给的油量取决于设定油压的大小,例如在设定油压较高且向下游侧放出的油量较少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将油冷却。特别是,存在在内燃机停止且第一泵是非驱动的状态下,无法将从第二泵排出且向摩擦接合装置供给的油充分地冷却,无法将摩擦接合装置充分地冷却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7146号公报
期望实现不论车辆的行驶状态如何都能够将油充分地冷却的油供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涉及的油供给装置设置于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该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在将内燃机与车轮连结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从上述内燃机侧开始按顺序具备摩擦接合装置和变速器,上述油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泵,被在上述动力传递路径传递的动力驱动而将油排出;
第二泵,被从上述动力传递路径独立的动力源驱动而将油排出;
第一供给油路,将从上述第一泵排出的油向上述变速器供给;以及
第二供给油路,将从上述第二泵排出的油向上述摩擦接合装置供给,上述第一供给油路与上述第二供给油路具有共用各自的局部彼此的共用部分,
将油冷却的冷却器设置于上述共用部分,
且上述油供给装置具备:第一切换阀,对是否使从上述第一泵排出的油向上述共用部分流动进行切换;和第二切换阀,对是否使已经通过了上述共用部分的油向上述变速器流动进行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信,未经株式会社爱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9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