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上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5855.8 | 申请日: | 201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2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显;柏原尚志;古谷雅之;川船良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B60K11/0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上部 构造 | ||
发动机(1)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设置有排气系零件的后方排气发动机。该发动机(1)具备:第1整流部件(17),设置于发动机上侧,将行驶风整流为向后方流动;以及第2整流部件(18),在第1整流部件(17)的后侧邻接,使被第1整流部件(17)整流后的行驶风指向排气系零件(13),在第1整流部件(17)的下侧配设有燃料系零件(22、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胶囊化部件,其具有发动机舱的上表面遮挡用的上表面罩和侧面遮挡用的左右两侧面罩成为一体的构造,将发动机和变速器构成的动力总成的上侧包围。在该胶囊化部件的内面设置有隔热件。此外,同文献1中,在侧面罩的内侧面设置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引导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9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发动机上表面配设有点火线圈、燃料供给用的共轨、将共轨和燃料喷射阀连接的燃料管等燃料系零件。因此,即便像胶囊化部件的上表面罩和发动机之间导入行驶风而想要将发动机背部的排气系零件冷却,该行驶风也会吹到燃料系零件等而行驶风的流动紊乱。因此,不能将排气系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虽然可以考虑增大胶囊化部件和发动机的间隙而使行驶风的导入量增大,但是这样的话胶囊化部件对发动机的保温性能会下降。
在此,本发明人研究了用行驶风的整流部件来覆盖燃料系零件。即,使行驶风沿着该整流部件的上表面流动。由此,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等而紊乱,能够被引导至排气系零件。
但是,在车辆的前方碰撞(前面碰撞)时发动机被推向障碍物而后退时,整流部件和发动机一起后退而与护罩部件等的车体构成部件碰撞,整流部件被破坏,伴随于此,燃料系零件可能会被破坏。
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兼顾行驶风对排气系零件的冷却和前方碰撞时的燃料系零件的保护。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对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整流部件加以改进,在车辆前方碰撞时与车体构成部件碰撞时保护燃料系零件。
本发明的发动机的上部构造,是在发动机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设置有排气系零件的后方排气发动机的上部构造,其具备:
第1整流部件,是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上侧的部件,将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而向后方流动;以及
第2整流部件,是设置在所述第1整流部件的后侧的部件,将被所述第1整流部件整流后的行驶风整流为沿着上表面而指向所述排气系零件,
在所述第1整流部件的下侧配设有所述发动机的燃料系零件。
由此,行驶风沿着第1整流部件的上表面而向后方流动,所以行驶风不会因燃料系零件而紊乱,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后方引导。并且,被第1整流部件整流后的行驶风通过第2整流部件而被整流为指向排气系零件,能够将该排气系零件效率良好地冷却。因此,不需要在发动机的上侧设置用于将行驶风向排气系零件引导的较大的空间,能够避免将发动机不必要地冷却。
伴随着车辆的前方碰撞而发动机后退时,相比于第1整流部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第2整流部件先碰撞到护罩部件等的车体构成部件。由此,冲击载荷由第2整流部件承接。换言之,冲击被第2整流部件吸收。因此,能够避免第1整流部件和第2整流部件一起被破坏、或者设置于第1整流部件的下侧的燃料系零件被直接施加大的冲击载荷。由此,有利于防止第1整流部件变形而燃料系零件被破坏、或者燃料系零件因所述冲击载荷而被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5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