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13524.0 | 申请日: | 2018-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安居晃启;牧野彰久;圷正志;三岛弘之;铃木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金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不受装置的规模影响地获得充分的反应过程数据且能确保装置结构的自由度。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反应盘(1),其圆周状地存放多个反应容器(2);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样的试样分注机构(11);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剂的试剂分注机构(7);测定反应容器(2)内的试样与试剂的混合物的反应过程的测定部(4);以及清洗测定后的反应容器(2)的清洗机构(3)。另外,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控制器(21),其以下述方式对反应盘(1)进行驱动控制:在使存放在反应盘(1)中的反应容器(2)的总数为N、在B循环后反应盘(1)以C旋转±1个反应容器量移动、使在一循环中移动的反应容器(2)的数量为A时,N和A互相为素数,B和C互相为素数,A×B=N×C±1的关系成立,在一循环中反应容器(2)沿圆周方向以A移动,其中,B2,C1,NAN/B+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进行血液、尿等的生物体试样所含的特定成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从分析结果的再现性、处理速度的高度等在现在的诊断中有所欠缺。
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方法大致分为使用与试样中的分析对象成分反应且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的试剂的分析法(比色分析)或使用在与对象成分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中附加了标识体的试剂且对标识体进行计数的分析法(免疫分析)。
一般在进行比色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反复进行在能旋转的盘上环状地配置的多个反应容器的旋转和停止且连续且地分析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与试剂的反应。
作为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循环时序的定义,一般是指从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分注测定用的试样直到在下一个反应容器中分注试样的时间。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将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旋转工作台上圆周状地配置的多个反应检测管的数量设置为N、将在一分析循环中移动的反应检测管的数量设置为M时,为N±1=A×M(A为2以上的整数)且在N与M之间没有1以外的共通因数且为MN/2,反复进行反应检测管的移动,依次使用全部的反应检测管并进行分析。具体地说,在为N=15、A=4、M=4时,在4分析循环中旋转工作台以1周+1根的反应检测管量移动。这样,通过旋转工作台经过多个循环并以1周±1根的反应检测管量移动,在期间能进行多次向反应检测管的试样分注,从而能不提高旋转工作台的旋转速度地提高在单位时间内能分析的试样的数量。因此,结果,反应容器在经过多个循环后从原本的位置以旋转工作台1周+1根的反应检测管量移动,因此在N=15、A=4、M=4、4分析循环中旋转工作台以1周+1根的反应检测管量移动的例子中,在4分析循环×反应检测管15根=60分析循环后,任意的反应检测管在测定、清洗结束后返回到试样排出(分注)位置。即,存在由光检测器能测定反应检测管的间隔在4分析循环中只有一次和无法得到必要的反应液的吸光度的变化的过程的可能性,但是,在将第一试剂分注从试样分注移动一分析循环后实施且在与第一试剂分析位置邻接的位置、即能向从第一试剂分注4分析循环后的反应检测管分注试剂,从而从第一试剂分注位置和使与之相关的机构从试样分注机构离开,能缩短使反应检测管在1循环内停止的时间。另外,关于反应检测管的清洗位置,也使旋转工作台以对1周±1根的反应检测管量移动必要的分析循环量、反应液的测定结束且成为能清洗的时间的反应检测管分散且邻接地出现,因此能确保清洗机构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以使第一试剂注入位置和第二分注位置互相邻接的方式设定,并且以使搅拌作为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的反应液的第一搅拌位置和第二搅拌位置互相邻接的方式设定,搅拌装置能在第一搅拌位置与第二搅拌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另外,相对于总数为221个的反应容器,在一分析循环中以120个反应容器量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64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62429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3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