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6386.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8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知见;西本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10 | 分类号: | F16F13/10;F16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封入 式筒形防振 装置 | ||
1.一种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10),其中,在内轴构件(12)的外周隔开地配设有中间筒构件(14),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该内轴构件(12)和该中间筒构件(14)连结,并且在该中间筒构件(14)上外嵌固定有外筒构件(18),另一方面,在该内轴构件(12)和该外筒构件(18)之间且在夹持该内轴构件(1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流体室(58),并且设置有将上述两侧的流体室(58)连通的节流通路(60),所述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10)的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方的所述流体室(58)中的轴向上的至少一方的侧壁部(34)形成有位于该侧壁部(34)的周向上的中央部分且沿轴法线方向延伸的厚壁的中央连结部(38)、以及设为壁厚比该中央连结部(38)薄且分别位于该侧壁部(34)的周向上的两侧部分而进行扩展的薄壁的挠性壁部(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10),其中,所述挠性壁部(40)设为在所述内轴构件(12)和所述外筒构件(18)之间沿轴法线方向弯曲地进行延伸的截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10),其中,在所述流体室(58)的所述侧壁部(34)设置有位于周向的两侧部分且在轴向外表面(35)进行开口的凹部(36),通过由该凹部(36)对该侧壁部(34)进行薄壁化而构成所述挠性壁部(40),另一方面,该侧壁部(34)的轴向内表面(41)遍及所述中央连结部(38)和该挠性壁部(40)且以一定的内表面形状沿周向进行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10),其中,在夹持所述内轴构件(12)而形成的双方的所述流体室(58)中,在位于轴向两侧的所述侧壁部(34)分别设置有所述中央连结部(38)和所述挠性壁部(4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10),其中,在所述中间筒构件(14)上设有在轴向中间部分的位于轴法线方向上对置位置的部分分别开口的一对窗部(26),设置于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一对袋部(30)分别通过该中间筒构件(14)的该窗部(26)而在外周面进行开口,并且由所述外筒构件(18)覆盖该中间筒构件(14)的该一对窗部(26),从而由该一对袋部(30)构成一对所述流体室(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3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