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部构件、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以及三氯硅烷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2605.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阪上恭之;间岛卓也;山下义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德山 |
主分类号: | B01J8/34 | 分类号: | B01J8/34;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构件 反应装置 流化床型 三氯硅烷 阻力体 上表面 锥状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能够促进气体与固体的反应的新型内部构件、具备该内部构件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以及使用该流化床型反应装置的三氯硅烷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内部构件是用于设置在流化床型反应装置内的内部构件,上述内部构件具备阻力体,该阻力体具有上表面呈锥状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部构件、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以及三氯硅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提供利用流动气体与固体(通常为粉体)的接触的化学反应的装置,使用流化床型反应装置。
通常,在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中,气体与固体的反应按以下的顺序发生。(i)将气体(气)从下方导入放置在反应炉的内底部的粉体。(ii)粉体通过上升的气体流动,形成流动层。(iii)在上述流动层中,粉末与气体接触,从而发生反应。
以往,报告了以促进气体与固体的反应为目的的各种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4中公开有用于制造三氯硅烷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在上述文献中,公开了在反应炉内具备作为用于促进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的部件(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也有称为“内部构件”的情况。)的各种部件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
在专利文献1以及2所记载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中,在反应炉内设置气流控制部件和配置为包围气流控制部件的导热管以构成内部构件。上述内部构件旨在通过使筒状的部件存在于流动层中并搅乱气流来促进反应。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中,在位于反应炉下部的气体的喷出孔的附近以混合的状态沉积多个穿孔小片和夹在这些穿孔小片彼此之间的多个块状部件以构成内部构件。另外,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中,在位于反应炉下部的气体的喷出孔的附近具备多个球状气体扩散材料而构成内部构件。在上述专利文献3以及4中,内部构件设置于气体喷出口的附近,目的在于使从气体喷出口供给的气体扩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04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9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2047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8484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在流化床型反应装置内,在促进流动层中的气体与固体的反应的方面不能说充分,依然有改进余地。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独自发现了在三氯硅烷的制造方法中从流化床型反应装置内排出固体组分时的效率性也很重要。即,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沉积物的上表面容易沉积有作为固体组分的粉体,另外,在专利文献4的球状的内部构件中,在球形上部容易沉积有作为固体组分的粉体。即,在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4的任一技术中,在反应时、或者反应结束后的固体组分的排出中,固体组分都残留在内部构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因此,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下述(1)以及(2)的新型内部构件、具备该内部构件的流化床型反应装置以及使用该流化床型反应装置的三氯硅烷的制造方法。(1)促进气体与固体的反应;以及(2)抑制固体组分的沉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对于用于设置在流化床型反应装置内的内部构件,通过具备具有上表面呈锥状的形状的阻力体,能够解决上述的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构件的特征在于,是用于设置在流化床型反应装置内的内部构件,上述内部构件具备阻力体,该阻力体具有上表面呈锥状的形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德山,未经株式会社德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流体的上升流的防结垢装置
- 下一篇:可热膨胀热塑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