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1234.4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冷寒剑;吴宝全;龙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封装 方法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底(20);在基底(20)内制作沉孔;将发光器件(10)埋入沉孔内;在基底(20)上制作扇出式封装的焊盘引出结构(30),将发光器件(10)的焊盘牵引至基底(20)外轮廓面,并露出发光器件(10)的发光区域。采用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降低发光器件(10)封装结构的重量、缩小发光器件(10)封装结构的体积,并能够降低功耗、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现已发展为可穿戴的程度。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各类电子器件也面临着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方向转变。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电子设备内的发光器件大多都是图1所示的封装结构:发光器件10通过粘胶12贴合在基底20,利用传统的打线工艺将发光器件10上的焊盘与基底20做电性连接,金属线11为连接媒介。并且,设置一保护壳13对发光器件10进行保护和遮光,将保护壳13粘贴在基底20上,并向保护壳13内注入填充胶水14填充空腔。
不难看出,图1示出的封装结构重量重、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空间较大,已经成为限制电子设备小型化发展的瓶颈之一。而且,图1示出的封装结构只能平面散热(发光器件10与基底20的接触面散热),散热面积较小,散热效率较低。若发光器件为大功率器件,则较低的散热效率很可能会对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若想要提高散热效率,则需要采用散热性能良好的陶瓷作为基底,物料成本十分昂贵。
发明内容
本申请部分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旨在降低发光器件封装结构的重量、缩小发光器件封装结构的体积,并能够降低功耗、提高散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底;
在基底内制作沉孔;
将发光器件埋入沉孔内;
在基底上制作扇出式封装的焊盘引出结构,将发光器件的焊盘牵引至基底外轮廓面,并露出发光器件的发光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包括:
基底,基底内设有沉孔;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位于沉孔内;
焊盘引出结构,焊盘引出结构为扇出式封装的焊盘引出结构,用于将发光器件的焊盘牵引至基底外轮廓面,并露出发光器件的发光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发光器件被埋入基底中,基底本身就能实现对发光器件的良好固定和保护,从而不仅无需额外地再设置保护罩进行保护,实现了降低发光器件封装结构的重量、缩小发光器件封装结构的体积的目的,而且发光器件能够实现立体散热,散热面积较大,实现了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同时,基底外轮廓面还可以通过涂布涂层的方式,实现发光器件的遮光、绝缘保护。并且,利用扇出式封装的思想引出焊盘,相比于传统的打线工艺而言,其金属线路更短,从而能够降低金属线路上的功耗,实现降低发光器件封装结构的功耗的目的。
另外,扇出式封装的焊盘引出结构为重布线结构。这样,基底的露铜区与发光器件的焊盘同侧,实现了焊盘的同向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电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