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环铂药物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00702.6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清;张灵敏;孙雪南;于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索普兴大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20 | 分类号: | G01N2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郑斌;张福誉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环铂 衍射峰 衍射 图谱 检测 定量分析 药物检测 定性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双环铂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对所述药物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第一衍射图谱,确认所述第一衍射图谱中2θ角为7.4‑7.8°处、15.0‑15.4°处和/或11.3‑11.7°处是否具有衍射峰,若所述第一衍射图谱中2θ角为7.4‑7.8°处和15.0‑15.4°处中的一处或两处具有衍射峰,和/或2θ角为11.3‑11.7°处不具有衍射峰,则所述药物中含有双环铂。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对含有双环铂的药物及其中杂质进行有效的定性和/或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双环铂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双环铂(Dicycloplatin)是由卡铂与环丁烷二酸通过四个氢键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1,1-环丁烷二羧酸,二氨配铂(II)合1,1-环丁烷二羧酸(Bis-[1,1-cyclobutane dicarboxylic acid diaminoplatin(II)]complex)。研究表明双环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耐药、低交叉耐药以及穿透性好等特点,是新一代超分子抗癌药物。例如,公开号为CN1311183A的发明专利对双环铂进行了急毒、药效实验及临床检验,结果表明双环铂不仅低毒而且抗癌活性高,对泌生癌、头颈癌、鼻咽癌、乳腺癌、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肠癌、淋巴癌等均有显著疗效。目前,尚无对双环铂进行有效定性和/或定量的相关方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双环铂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的检测方法,用于对双环铂进行有效的定性和/或定量分析。
双环铂作为新一代超分子抗癌药物的临床功效的证明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为实现该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建立相关的质量检测和监控体系不可或缺。双环铂的超分子结构来自分子中卡铂与环丁烷二酸之间的氢键结合,由于双环铂的这种超分子结构特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流动注射-质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毛细管电泳(CZE)等多数测试方法均无法对以双环铂为有效成分的药物中的双环铂进行精确地定性,测定结果容易出现假象。
基于对双环铂药物成分检测的困难,本领域仍在尝试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或标准对其进行检测,以期望获得良好的鉴别双环铂与例如卡铂的方法。特别地,公开号为CN10412228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对双环铂药物的检测方法。其中,该专利指出若药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2θ角为10.3-10.7°处具有衍射峰和2θ角为11.3-11.7°处不具有衍射峰,指示药物中含有双环铂。其中,11.3-11.7°处的衍射峰为卡铂的特征峰。然而,本发明人出人意料地发现,在多批次制备双环铂药物时,一些批次的双环铂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并不出现2θ角为10.3-10.7°处的衍射峰。也就是说,10.3-10.7°处的衍射峰的稳定性不理想。因此,对于双环铂药物而言,选择合适的能够对其鉴别的特征峰尤为重要。若选定的特征峰不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能对药物中的双环铂的定性和/或定量分析带来假象。对此,本发明人对多批次双环铂药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进行分析,以期望找到更适合作为双环铂药物特征峰的衍射峰。经比对,本发明人发现2θ角为7.4-7.8°处、15.0-15.4°处的衍射峰同样为双环铂药物的特征峰,但是相比于2θ角为10.3-10.7°处的衍射峰更为稳定出现,适合作为鉴定双环铂药物的特征峰。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双环铂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对所述药物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第一衍射图谱;
确认所述第一衍射图谱中2θ角为7.4-7.8°处、10.3-10.7°处和15.0-15.4°处是否具有衍射峰;
若所述第一衍射图谱中2θ角为7.4-7.8°处、10.3-10.7°处和15.0-15.4°处中的一处、两处或三处具有衍射峰,则所述药物中含有双环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索普兴大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索普兴大医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0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