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环多角度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7787.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成;黄文娟;王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豪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8;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曾毓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环 铜线 牵引机构 绕线机 绕线位置 移载 导线机构 回收机构 夹持机构 绕线支架 收纳底座 送料机构 绕线 第一驱动机构 出线 本实用新型 中心圆周 导线管 回收区 收纳区 同轴心 摆动 上料 牵引 环绕 回收 分类 协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环多角度绕线机,磁环多角度绕线机包括收纳底座、送料机构、移载夹持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出线牵引机构、第一牵引机构、绕线支架机构、导线机构和回收机构;收纳底座开设有成品收纳区和回收区,实现对磁环与多余的铜线进行分类;磁环经送料机构自动依次上料,并且磁环经移载夹持机构移载在该磁环多角度绕线机的待绕线位置,同时磁环以待绕线位置为中心圆周摆动,实现磁环的同轴心多角度绕线;多组铜线经出线牵引机构牵引,并且通过多个导线管对各组铜线导向至绕线支架机构,铜线在两第一牵引机构和导线机构的柔性协作下实现对待在待绕线位置的磁环的循环绕线,直至磁环绕线完结,并且在回收机构作用下回收多余的铜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磁环多角度绕线机。
背景技术
磁环感应线圈在电子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主要的作用是一个电磁感应转换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同时可以用来滤波、储能,其中滤波功能备受欢迎;而磁环感应线圈实质是在磁环中绕多组铜线,而磁环体积较小,对于磁环的绕线普遍采用半自动化,工作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3839672B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包括机座,在机座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各机构的工作台,控制装置,其设置于机座内,用于控制各机构/装置的运作,输线机构,包括入线支架,裁剪机构以及至少一组输线导管,绕线机构,包括绕线主座以及辅助牵引装置,夹持机构,包括导针机构以及定位机构,送料装置,包括振动盘、上料主座以及输送针机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该容纳空间的一侧,可将完成加工的磁环进行下料工序;所述全自动磁环绕线机自动化程度高,摆脱依靠人工方式缠绕的方式将小段电磁线缠绕在磁环上,加工出一个或多个绕组的方式操作,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提供效率,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同时该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注重的是在磁环一侧实现绕线,而目前磁环需要在多侧进行绕线,该全自动磁环绕线机无法对磁环进行同轴心多角度绕线,同时并没有对磁环与多余的铜线进行分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环多角度绕线机,实现对磁环进行同轴心多角度绕线,同时对磁环与多余的铜线进行分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环多角度绕线机,所述磁环多角度绕线机包括收纳底座、送料机构、移载夹持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出线牵引机构、第一牵引机构、绕线支架机构、导线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收纳底座开设有成品收纳区和回收区,实现对磁环与多余的铜线进行分类;磁环经所述送料机构自动依次上料,并且磁环在所述移载夹持机构作用下移载在该磁环多角度绕线机的待绕线位置,同时所述磁环以待绕线位置为中心圆周摆动,从而实现所述磁环的多角度绕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同步驱动出线牵引机构和两第一牵引机构,
同时多组铜线经所述出线牵引机构牵引,并且通过多个导线管对各组铜线导向至所述绕线支架机构,铜线在两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和导线机构的柔性协作下实现对待在待绕线位置的磁环的循环绕线,直至所述磁环绕线完结,并且在所述回收机构作用下回收置于阀口机构的多余的铜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磁环多角度绕线机,包括:
收纳底座,开设有成品收纳区和回收区;所述收纳底座表面设置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该第一过孔对应缺口,该第二过孔对应回收机构,从而实现对磁环与多余的铜线进行分类;
送料机构,置于所述收纳底座的一侧;磁环经振动盘依次输送,且沿第一支撑板内置的第一轨道滑动至第一推料机构的第一定位板,该第一定位板在所述第一推料机构的推动下靠近第一气缸,同时所述第一气缸对所述磁环实现顶升;
移载夹持机构,对经所述第一气缸顶升的磁环实现夹持,并且移载在特定的待绕线位置,同时所述磁环以待绕线位置为中心圆周摆动,从而实现所述磁环的同轴心多角度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豪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豪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7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