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8字形双孔铝套的智能夹紧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75810.4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艳平 |
| 主分类号: | B25B9/04 | 分类号: | B25B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机构 控制模块 上钳体 下钳体 挤压机构 夹紧机构 壳体 铝套 双孔 本实用新型 夹紧钳 内腔中 钢丝绳端头 偏心轮转动 智能 滑动连接 事故发生 电连接 偏心轮 挤压 体内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8字形双孔铝套的智能夹紧钳,包括壳体、挤压机构、夹紧机构、定位机构和控制模块;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均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夹紧机构包括上钳体和下钳体,下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上钳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内腔中,并且上钳体和下钳体相对;控制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控制模块分别与挤压机构和定位机构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定位机构调节上钳体和下钳体之间的距离,以及控制模块通过挤压机构控制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并挤压位于上钳体和下钳体之间的8字形双孔铝套。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钢丝绳端头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人工劳动力输出,减轻工作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锁紧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8字形双孔铝套的智能夹紧钳。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
将两根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或者将一根钢丝绳的两个端头连接在一起,通常是利用铝套连接,而8字形双孔铝套是其中一种。具体方式是将两个端头插入 8字形双孔铝套的两个通孔中,再将8字形双孔铝套放在手动的夹紧钳的钳口中,使劲捏紧钳柄,钳口将8字形双孔铝套挤压变形从而将两个端头固定在8 字形双孔铝套中,完成两根钢丝绳的连接或者一根钢丝绳的两个端头的连接。
而这种手动的夹紧钳存在不足之处,其靠人工手动捏紧,但是夹紧的力度是由操作者控制,一旦力度不够将导致两个端头连接不牢靠,这将埋下安全隐患。特别是用于一些大重量的吊装,因连接不牢靠极容易出现严重的事故,造成极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此外,钢丝绳的直径不同,8字形双孔铝套的规格也不同,一些手动的夹紧钳只能用于一种规格的8字形双孔铝套,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一种规格的手动的夹紧钳用于不同规格的8字形双孔铝套,这样的操作也会出现连接不牢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8字形双孔铝套的智能夹紧钳,以提高钢丝绳端头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人工劳动力输出,减轻工作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8字形双孔铝套的智能夹紧钳,包括壳体、挤压机构、夹紧机构、定位机构和控制模块;所述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上钳体和下钳体,所述下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上钳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内腔中,并且上钳体和下钳体相对;
下钳体的上表面设有沉槽;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挤压组件和第二挤压组件,所述第一挤压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偏心轮、第一减速齿轮组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挤压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偏心轮、第二减速齿轮组和第二驱动器,并且第一偏心轮和第一减速齿轮组、以及第二偏心轮和第二减速齿轮组均安装于所述沉槽中;
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挤压机构和定位机构电连接,控制模块通过定位机构调节上钳体和下钳体之间的距离,以及控制模块通过挤压机构控制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并挤压位于上钳体和下钳体之间的8字形双孔铝套。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导杆、全丝螺杆、第三驱动器、涡轮和蜗杆;所述全丝螺杆穿过所述上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腔中,并且全丝螺杆与上钳体螺纹配合;所述导杆穿过所述上钳体固定于所述内腔中,并且导杆与上钳体滑动配合;所述涡轮与全丝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第三驱动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且涡轮和蜗杆啮合,通过第三驱动器带动全丝螺杆转动从而使上钳体沿着导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三驱动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艳平,未经陈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5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夹持活体昆虫的镊子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的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