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3465.0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先;王焕;宋德果;赵海涛;陈爽;高始军;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建伟;谭玲玲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涵 隔振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组件 地基沉降 交接位置 种箱 传递 支撑 | ||
1.一种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箱涵(10),多个所述箱涵(10)并排地设置在路面的下方,以对路面进行支撑;
多个连接组件(20),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箱涵(10)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组件(20)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箱涵(10)进行连接;
多个隔振组件(30),相邻的两个所述箱涵(10)交接位置的上方设有一个所述隔振组件(30),以将路面上的压力同时传递给位于所述隔振组件(30)下方的两个所述箱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
多个连接件(21),多个所述连接件(21)均布在所述箱涵(10)的侧面;
其中,所述连接件(21)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箱涵(10)的侧面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箱涵(10)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为锚杆,所述箱涵(10)的侧面设有多个预埋孔,所述锚杆插设在所述预埋孔内以与所述箱涵(10)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组件(30)包括:
第一隔振板(31)和第二隔振板(32),所述第一隔振板(31)与所述第二隔振板(3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33);
其中,所述第一隔振板(31)位于所述第二隔振板(32)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振板(31)通过所述缓冲组件(33)将路面压力传递给所述第二隔振板(32),以通过所述第二隔振板(32)将所述路面压力传递给位于所述隔振组件(30)下方的两个所述箱涵(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3)包括:
多个缓冲件(331),多个所述缓冲件(331)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振板(31)和所述第二隔振板(3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31)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振板(32)上,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二隔振板(32)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隔振板(31)上,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31)还包括:
橡胶柱,所述橡胶柱插设在所述弹性件内,所述橡胶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振板(32)连接,所述弹性件沿所述橡胶柱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箱涵(10)包括:
一个中箱涵(11)和两个边箱涵(12),两个所述边箱涵(1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箱涵(11)的两侧;所述边箱涵(1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0)与所述中箱涵(11)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箱涵(1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111),所述边箱涵(12)靠近所述中箱涵(11)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部(121),所述边箱涵(12)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121)与所述中箱涵(11)的所述第一定位部(111)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1)为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121)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插设在所述定位凹槽内以将所述边箱涵(12)和所述中箱涵(11)定位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34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注胶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