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及涤纶长丝非织造布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7885.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2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聂松林;王凯;张昊岳;姜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2 | 分类号: | D06C7/02;F26B23/10;F24H9/00 |
代理公司: | 11504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林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膨胀槽 导热油 供油 回油 传导系统 涤纶长丝 供油管 回油管 热补偿 弯管段 连通 非织造布生产设备 加热炉 非织造布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导入开口 高温油气 加热设备 盛油容器 组分物质 循环泵 烫伤 裂解 火灾 | ||
1.一种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加热设备、循环泵和膨胀槽;所述加热炉的出油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通过供油管与所述加热设备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加热设备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加热炉的进油口连通;还包括总油管,该总油管的出口与所述膨胀槽的进口连通;所述供油管上设有供油热补偿弯管段,所述供油热补偿弯管段通过供油排气管与所述总油管连通;所述回油管上设有回油热补偿弯管段,所述回油热补偿弯管段通过回油排气管与所述总油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罐、储油罐进油管、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管和所述总油管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油管和所述总油管连通,所述总油管的出口与所述储油罐进油管连通,所述储油罐进油管的出口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上均设有油路开关,所述储油罐进油管上设有储油罐进油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泵;所述储油罐的出油口与所述注油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注油泵的出液端通过第三油管与所述总油管连通,所述第三油管上设有第一供油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上设有补油口,所述膨胀槽的出口与所述补油口间通过补油管连通;所述补油口与所述回油管的进油口之间设有止逆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油管的进口通过加热设备排油开关与加热设备出油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槽的进口与所述总油管的出口间通过第四油管连通,所述第四油管上设有第二供油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油管与所述储油罐进油管间通过四通管接头连通,所述四通管接头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油管和所述第四油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油桶和放油管;所述供油排气管上接有第一放油管接头,所述回油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放油管接头,所述第一放油管接头和所述第二放油管接头分别通过三通管接头与所述放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放油管接头和所述第二放油管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放油开关和第二放油开关;所述放油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盛油桶的上方;所述供油排气管上还设有第三放油开关,该第三放油开关置于所述供油排气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放油管接头之间;所述回油排气管上还设有第四放油开关,该第四放油开关置于所述回油排气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放油管接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上设有第三供油开关。
10.一种涤纶长丝非织造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新型导热油传导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78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织物热压成型加工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料烧毛定型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