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割系统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4896.0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立;李海波;吴若晨;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23K26/38;B23K26/4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赵磊 |
地址: | 4501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系统 以及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割系统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切割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切割器,切割器为激光切割器,激光切割器中还设有与机器臂之间感应相互位置的传感器,切割器固定在支撑架上方,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底座和机器臂,机器臂固定在行走底座上,真空吸盘组包括吸盘支架,吸盘支架分成若干列,每列安装至少一个真空吸盘,机器臂带动吸盘支架上下翻转和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机器臂方便对吸盘支架进行翻转以及竖直方向的移动,无需翻转和竖直方向的移动的实时配合,使得反应更灵敏,翻转更快速,并且翻转后定位准确,切割器对碳纤维激光切割,产生光滑的切割线,切割时产生的高温消除碳纤维的粉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割系统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碳纤维材料不断涌现,光是在汽车上,内饰、整体框架、燃料罐、座椅加热垫、轮毂、碳纤维汽车方向盘、碳纤维汽车行李箱盖等都可以用碳纤维来制作。碳纤维覆盖了很多行业,而且还在不断扩张中。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有品质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更舒适、更安全的环境。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含碳量非常高的复合纤维,很纤细,一根普通的碳纤维单丝大概只有头发丝的20分之一左右。看它这么细,似乎很柔弱,一拉就断的感觉,其实不然,它的强度比钢材还要高上几倍,然而单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是抗拉强,抗剪差,因此生产一种具有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迫切主要的。
此外,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工件需要从一道工序转运到另一道工序,且转运的过程中下一道工序对工件的不同面进行加工,这样就需要对工件进行翻转,以适应不同面的加工,然而工件的有些表面已经加工过就不适宜吸盘对其进行吸附,以防止对已加工的表面进行破坏。
申请号为CN20171040794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贴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自动转运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自动转运装置侧边的薄壁表面构件成型装置、第一翻转工作台、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切边装置、第一清洗装置以及对薄壁表面构件下表面进行涂胶的第一涂胶装置;第一自动转动装置在碳纤维成型装置、第一翻转工作台、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切边装置、第一清洗装置、第一涂胶装置以及合模胶合装置之间转运薄壁表面构件,所述第一切边装置包括切边铣刀、定位装置和负压吸气式除尘装置,切边铣刀由机器人带动,定位装置固定被切边零件的位置,定位装置与机器人之间设置有感应相互位置的传感器,切边铣刀对碳纤维切割产生粉末,污染工作环境,长期对人体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止产生粉末,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系统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切割系统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切割装置、行走机构和工作台,所述切割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一侧,行走机构安装在工作台的另一侧,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切割器,切割器为激光切割器,所述激光切割器中还设有与机器臂之间感应相互位置的传感器,切割器固定在支撑架上方,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底座和机器臂,机器臂固定在行走底座上,机器臂的自由端安装真空吸盘组,真空吸盘组包括吸盘支架,吸盘支架分成若干列,每列安装至少一个真空吸盘,机器臂带动吸盘支架上下翻转和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机器臂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转盘、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旋转关节,转盘设置于行走底座上,第一机械臂下端与转盘转动副连接,第一机械臂下端与行走底座转动副连接,第一机械臂上端与第二机械臂一端转动副连接,第二机械臂另一端与旋转关节固定连接,旋转关节的转动部固定,旋转关节的转动部与吸盘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行走底座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检测实时位置的传感器,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底座行走,所述驱动机构是伺服电机,传感器是一种与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编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翎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4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氮气排水法交替动态配气的抽查系统